桑兰的悲剧是中国体育史上的大事,舆论压力下直接促成体育局给运动员上保险,后来的汤淼等人都是有三险的,而桑兰在得到总局20万的补偿后,就与国家体操队没有任何瓜葛了。体操队某些领导一直回避桑兰,暗中恳求央视 “别报道桑兰了,否则以后没人练体操了!”不知道前不久湖南体操学校性侵,是否也有官员做央视的工作,也许央视忙着曝光东莞,抽不出手来聚焦体校幼女失去童贞吧。
不幸的桑兰,万幸的是摔在了美国,摔在了众目睽睽之下。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关怀和资助,美国前总统里根、卡特夫妇前去看望,副总统戈尔夫人为其颁发“勇敢奖”,克林顿写了慰问电,拍完《泰坦尼克号》正当红的李奥纳多提着她的手,畅聊数十分钟,友好运动会1000万美元的保险金也旋即启动(只能在美国医疗时使用)。
然而,也正是因为被贴上了“自强、乐观、充满爱心”的标签,桑兰只能表演下去,继续做她的社会甜心,她没有办法将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果她仍努力给外界一个身残志坚的模范形象,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张海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名声越来越不实际,现实生活的各种困难纷涌而来,心智逐渐成熟、看尽世态炎凉的桑兰想要扯掉那层面具。
桑兰跳下道德圣坛,甘愿做一个普通人,压抑日久的她浑身是怨气和戾气,她制造出“保姆们”、“轮椅门”、“春晚门”,不满保姆照顾不周曝光其资料,不满航空公司轮椅致使航班延误,不满体操队不请她参加队内春晚,认为组织冷酷无情。而在此之后,她又陷入“维权门”和“骚扰门”,状告美国5个机构和3个个人,其中包括曾经的监护恩人谢晓虹,并指出曾遭谢的儿子强暴,索赔21亿美元。
正是由于一系列的纷争诉讼,把桑兰卷入舆论漩涡,再加上很快又与自己的律师海明反目成仇,不少人攻击桑兰“这个女人想钱想疯了”。与其说人们受不了桑兰喋喋不休打官司,倒不如说受不了这样的巨大落差,10多年前记忆里的“纯情萝莉”,摇身一变化作所谓的“含恨怨妇”。——国人习惯性树立偶像,并且不能容忍偶像倒掉。
近几年,有桑兰新闻的地方,就有网络喷子的咒骂声,桑兰顺利产下宝宝,也不乏挖苦的污言秽语。比如“桑兰就是仗残欺人的代表”,比如“她丈夫抛弃前妻也不是好鸟”, 比如“大半截身子没有感觉怎么过性生活,与充气娃娃有啥区别?”……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桑兰当记者、搞慈善,担纲申奥大使、火炬手,要强的她只为让自己过得更充裕、更体面一些,也许有些事情未免斤斤计较,但也远没有到该被诅咒的地步。特别是赌上自己的健康产子,面临危险的手术(医生语),这个时候她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体现的是最淳朴、最真挚、最伟大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