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童话越多,我越能理解这句话:所有的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的。那些充满童真的故事,也能给青少年和成人以启发。正如本·奥克瑞所说:“故事的神秘和强大力量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们以无形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你心灵和内在自我的方方面面,在改变你的同时成为你的一部分。 ”
上周听了日本绘本作家伊东宽的讲座,他认为对同一个童话故事,孩子和成人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体会。他编绘的《小猴子的故事》系列故事,就是用很朴素的简笔画和幽默的语言表达哲学的话题。在《猴子是猴子》这篇中,小猴子的耳朵被螃蟹夹住了,他很担心自己要永远带着一只螃蟹生活,变成一只螃耳猴。这时候爷爷来了,爷爷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曾经被一只章鱼吸住尾巴,觉得自己要变成一只章尾猴,怎么办呢?那时候爷爷的爷爷也来了,说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啊头上盘着一条蛇,他很担心自己变成蛇头猴……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们,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还是跟大家一起过日子。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呢?吸住尾巴的章鱼后来怎么处理了?爷爷说,忘记了。而夹住小猴子耳朵的螃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大概就是在小猴子忘记螃蟹的时候吧。
读到这个故事,孩子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在不断的语言重复循环中体会到一种幽默感,而成年人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哲学意味:越是在意困难,困难就越来越大,变成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面对困难,忽视困难,泰然处之,顺其自然,困难就迎刃而解。
而挪威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怪物书》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怪物世界,这里的怪物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说里面有一个不幸怪,他总是倒霉,而智慧的口袋教授给他的解决办法是把“不幸怪”的“不”字去掉,就变成幸福怪。问题解决这么简单吗?是的,语言是有魔法的,“不幸怪”改名“幸福怪”之后,他看到的都是美好和幸运,完全忘记了几个小时之前,他还是个不幸怪。相信改名字会改掉不好的运气,在东西方都有相似的传统。抛开迷信成分,名字的确会给我们一种消极或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很多孩子都怕黑,会担心床底下有怪物,怎么处理呢?在《怪物书》中有一个故事叫《魔手》。故事给了一个很有哲理的解说:怪物说我就是你,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怪物,有的很小,有的会变很大。怪物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因为怪物没有了,你也不存在了。你要认识他,照顾他,时不时也要安慰一下。只有和你的怪物和解,漆黑的夜晚就不再可怕。
今年是“童线周年,她的作品的中文出版方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林格伦的作品也是我阅读的第一套儿童文学,她所塑造的小飞人卡尔松、淘气包埃米尔、长袜子皮皮,都是迥异于传统的儿童形象,把对自由的向往和反对束缚刻画得淋漓尽致。林格伦的教育观念就是反对对儿童进行严厉、无条件服从教育,她曾经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火红头发、力大无穷、好开玩笑、喜欢冒险的长袜子皮皮是一个开创性的儿童形象,被誉为“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卡尔松是一个“超级恶作剧”天才,他披着床单扮鬼,装着飞行器到处飞,所到之处留下一串串笑声。释放了我们内心无害的野性。
淘气包埃米尔做的每件事都是出于好意,把妹妹挂上旗杆儿是为了让她看见远处的风景,把保姆捆在马尾巴上,是为了帮她拔牙。捕鼠夹夹住了爸爸的脚趾,其实原本是为了抓老鼠。一个个生活化的、粗犷和非理性的故事的内核是一个爱动脑筋、热心助人的小英雄。
我们是猴子,是怪物,是孩子。优秀的童话故事具有娱乐审美和疗愈的多重价值。《故事知道怎么办》中指出疗愈性故事包括三重架构——“隐喻”、“情节”和“解决方案”。在这个模式中,隐喻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帮助听者与故事建立联系,它既包含负面的失衡状态,也包含正面的再平衡状态。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本身积聚起“张力”,导致情节进入“失衡”状态,最终又超越这种行为,进入健康而正面的“解决方案”。
李宏伟,1978年生于四川江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已出版长篇小说《国王与抒情诗》《平行蚀》、小说集《假时间聚会》、诗集《有关可能生活的十种想象》,译有《尤利西斯自述》《致诺拉》等。小说集《暗经验》是其最新作品。 作者:曾子芊 李
家,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点,更是一个人无尽的情感所在和精神牵挂。家风,是由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家训是言传身教归纳出的精华集萃,家谱是
“哲学史著作可以提纲挈领,展现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后者也论及了中国哲学),并提供一个俯瞰性的视角。”哲学上的根本是什么?在邓晓芒翻译策划的《西方哲学史》(S.E.斯通普夫、J.菲泽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作者提及了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
2017年9月18日讯,什么样的童话能打动孩子?上周六,在一场原创童话沙龙上,几位创作者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网络原创童话平台“混童话”的创始人胡思客讲到,一说起童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徒生、格林童话,但是安徒生和格林兄弟到今天都已经两百多
2017年8月11日讯,别以为只有漫威超级英雄联盟才能震撼世界,童话世界形象集合在一起联“萌”,就问你能不能招架的住?8月12日,“世界插画大展·国际安徒生奖(终身成就奖)50周年展”北京站,在国家图书馆典籍馆开展。50年来,25位国际安徒
2017年5月27日讯,5月26日晚,挪威著名作家、《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来华,在北京大学与中国读者见面,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等对谈。记者昨日从作家出版社了解到,贾德的成名作《苏菲的世界》在国内出版近二十年来累计销量接近500
“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这是茅盾对孙毓修的评价。通过茅盾的《回忆录》,后人对孙毓修有所了解,但文中颇含讥诮,亦使人产生误解。 作者 唐山 孙毓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巨大,他编译的《无猫国》《大拇指》等作品哺育了一代作家。 冰心说:“(10岁
2017年4月26日讯,三个和尚、哆啦A梦、米老鼠和唐老鸭、植物大战僵尸、超级飞侠……4月29日,鲜花花车巡游将在世界花卉大观园起航,10辆以童话故事为主题的鲜花花车将带您重返童年。 今年的花车巡游将从4月29日一直持续到5月31日,巡游将
明仔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读的书越来越多偏向于写实、历史和科学,很多以前喜欢的宝宝书不再有共鸣,所以妈妈一开始拿到这套多莱尔的作品时很犹豫,能不能给他看呢? 作者 李峥嵘 要不要给孩子读神话? 明仔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读的书越来越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