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24日电(记者刘羽佳)老师现场给学生传输课堂实践任务、一键批阅随堂练习;学生用平板电脑学习当堂知识点、在线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学英语创新课例观摩培训会暨第六届互联网+学校教育高峰论坛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柴敏老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互联网+英语课”。
“智能化的英语课程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也让我们老师感觉压力小了很多。”柴敏说,利用翼课网平台进行英语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作业和测试中的答题情况系统分析,依据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和操练,使教学更加精准高效。此外,老师布置的随堂测试和作业,平台能够自动批阅并生成测试成绩,“测评结果挺专业的,我感觉很方便。”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附中等全国多所学校正与翼课网平台开展“互联网+”课程的合作。
谈到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刘兆义表示,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精准数据和有效资源,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老师也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未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逐步发展,学生将更倾向于个性化的“探究学习”,老师则将从课堂上的“主角”转变为辅导者、咨询者和帮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