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参赛团队更好地了解大赛和进行报名,第三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对报名流程及赛事常见问题进行了整理,供参赛团队参考。
进入报名系统后,点击“注册”,按照要求填写所需信息,注册大赛账号。(如已注册,请直接登录)
注册并登录成功后,点击“大赛报名”,填写参赛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团队成员信息、项目简介、项目计划书上传(需下载项目计划书模板)、项目演示文件上传、邮寄信息。
1.项目计划书模板中的所有内容均为必填项,不得空缺(个人参赛者可不填写团队成员)。
2.“行政区域”、“参赛组别”、“作品类型”的内容须与报名基本信息一致。
3.大赛申报人必须为CERNET会员高校在校学生。团队其他成员身份无要求,人数无上限。
4.由于各高校的学生创新工作主管部门有所不同,请申报人根据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找相关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A:参赛项目申报人须为CERNET会员高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在校学生(含本专科、硕士生、博士生),经CERNET会员高校推荐后进行在线报名。官网报名系统可自动识别是否为CERNET会员高校。
A:本届大赛分为网络技术应用甲组、网络技术应用乙组和物联网组,参赛作品须有成果,满足下述4类成果之一即可:成型产品、原型系统、专利、论文。
所有参赛作品要求能够与IPv6技术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IPv6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或为可应用在IPv6环境中的新应用。
A:按照与作品内容最接近的类型进行选择,作品类型与参赛组别无直接关联,例如:下一代互联网网络支撑技术类、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应用服务类、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类均可报名参加网络技术应用乙组的比赛。
A:大赛采用高校推荐(项目征集)、初赛选拔、全国决赛三级赛制。高校推荐(项目征集)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初赛将于11月进行,决赛将于12月举办。
A:报名截止后,初赛团队须参加由主办方组织的IPv6知识机考测试,机考成绩将计入大赛成绩(详细机考规则请关注后续通知)。
进入初赛评审的作品将通过会议评审的形式由专家评定最终入围决赛的作品,参赛者无须到场。
决赛阶段将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网络技术应用甲组、乙组还须参加现场答辩前的成果验证,验证结果计入决赛成绩。
A:所有参赛报名的项目,在初赛、决赛中使用的项目演示PPT须统一使用组委会制作的项目演示文件模板,可在报名系统中进行下载。
PPT讲解时间预计限制为10分钟以内,建议页数控制在15-20页之间,具体要求请查看模板文件。
讲解视频要求时长为8-10分钟,可按照PPT内容进行讲解,并适当加入项目展示内容,格式须为mp4、MOV,视频文件不能超过100M。
A:全国决赛设特等奖;网络技术应用甲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技术应用乙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空间安全特别奖;物联网特别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最佳人气奖。
具体奖励数量由大赛组委会根据竞赛组别的特点及参赛作品的实际数量与质量确定,详情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
了解更多大赛相关信息,请登陆大赛官网【】,或订阅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Cerpark】。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在第二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全国决赛颁奖典礼的致辞2016/12/12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8(第十七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将于2018年7月10日-12日在北京国....
吴建平院士CCTV-1开讲:中国互联网的新时代。1月27日晚十点半档,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次大会旨在落实国家关于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高校在互联网研究上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