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新定义香港创业科学家入局粤港澳大湾区

2019-04-06 23:37

  围绕重要学术或观点所引发的争论众多,网络编码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这场由香港中文大学与麻省理工之间展开的争论要从学术上的一篇重要论文说起。

  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就已经公开发表了网络编码的一篇题为《Network Information Flow》的论文,该论文由 Rudolf Ahlswede、杨伟豪(中大编码的创始人)、李硕彦、蔡宁等人共同提出,并联合发表了相关科研成果,现在被广泛认为是网络编码理论的奠基之作。之后,麻省理工和香港中文大学网络编码的团队同时致力于线性网络编码的研究,推动了网络编码的有效实现。在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系的李硕彦教授、杨伟豪教授、蔡宁教授发表了论文《Linear Network Coding》指出线性网络编码可以达到多播方式下的网络容量,这一观点比麻省理工早了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麻省理工对网络编码作出很大的推动,加上麻省理工名气更大,以致很多人误以为网络编码是麻省理工发明的。直到2005年,该论文获得IEEE 信息理论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才使得网络编码的争论得以尘埃落定。

  网络编码作为新兴的技术虽然聚焦了学界的关注与讨论,但是应用在产业上却还处于市场导入的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尽管几位博士发表了网络编码的论文,但是对于产业应用来说,大多数人尚未形成共识。

  当下,大数据蓬勃发展,网络传输的速度不断颠覆人们的想象。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严峻的安全问题,随之而来的将是各种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网络安全的蛋糕也将越做越大。据IDC预测,到2021年网络安全的市场将达到1817.7亿美元,聚焦于解决网络数据安全的网络编码技术将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作为有着三十多年资本经验的中大编码创始人之一的黄志荣这样分析网络编码的市场前景:当人们注重隐私的时候需要信息安全,当企业注重技术的时候需要信息安全,当社会注重创新的时候需要信息安全。而一个产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是看市场需要,网络编码既然能够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就足以撼动市场,带来资本的蝴蝶效应。

  网络编码区别于传统网络,以内容为中心;在节点上对数据进行处理,传输的是有关信息的证据不是信息本身,到达接收端后,信息被重新组装,传输过程更安全;提高信息传播速率:在多播网络时,当一个源给多个接收者发送消息时,为了达到最大流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有必要在节点上对信息进行编码。充分挖掘网络潜能,大幅增加了网络的吞吐量。

  传统的网络储存,就像把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而网络编码则将数据同时储存在十几个云盘当中。比如,当黑客想要入侵数据中心的数据时,必须实现在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等十几家云盘同时入侵。并且,当需要提取数据时,还需要用户端提供双重认证。只有用户端发出钥密,才能加载信息。网络编码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安全性。需要存储的额外数量只需要一倍多,并不需要四倍五倍。

  (多云分布式存储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粤港澳台总决赛互联网分组一等奖)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明的网络编码为核心技术,该研究作为香港教育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推选的卓越领域(AoE)的项目之一,已吸纳了政府8072万港元的前期投入。在一定的时机下,网络编码的技术精英们汇聚在中大编码,结合中大编码原有技术平台,为实现数据安全传输和存储不断探索和实践,并大力推动网络编码的普及,旨在保障网络通讯的效率与安全。

  2015年, 微软 Azure 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中大编码CEO吴国声先生看准时机开始对其全面接触和沟通,双方了解进一步深入,从此展开了比较长远的合作。由于中大编码在档案管理、合同管理等信息化方面较好的市场拓展能力和影响力,公司连续数年荣获微软最佳合作伙伴奖。选择与微软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微软在香港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微软也是在中国内地落地得相当好的外资企业;其二,微软的Marketplace能够非常高效地服务于B2B,能够吸引中小企业参与。与微软深度整合,微软能够定期介绍大客户,免去了大量的销售成本。

  (创始人吴国声与微软全渠道事业部全球副总裁Gavriella Schuster)

  对于普通的创业者来说,加入商业平台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单单一家公司很难打造和构建互联网庞大的生态系统。而微软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自此,中大编码入局生态环境,开始了新的征程。

  香港有着非常强的国际研发能力,香港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师资背景直接与国际接轨。团队中的程伯中教授,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信兴高等工程研究所所长;杨伟豪教授,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电机工程学,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兼网络编码研究所联席主任,是网络编码发明的前辈;刘绍强教授,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目前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网络编码研究所的联席主任;李柏晴教授,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他目前负责应用分布式系统实验室。

  当下的大学研究开始加入国际科技竞赛。香港教育本身也是国际教育的延伸。因为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原因,相较于内地高校,香港高校能够更熟悉国际科研竞赛的玩法。但是,与广东地区相比,由于文化界限、业务模式等带来的差异,香港的研发技术难以在内地市场精准落地。

  而在粤港澳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香港研发——深圳创新——广州协同和贸易——广东其他地区生产制作。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对创新创业企业有着非常宽松、开放的扶持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的快速发展,政策方面更加地向企业倾斜,有助于香港的核心技术更好地与国内市场对接。

  中大编码的项目得到香港数码港的支持并进驻了数码港园区,对此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先生表示:“作为一个大型创意数码社群,数码港汇聚多家本地及海外的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我们欢迎像中大编码这样拥有优秀技术背景的企业在园区内发展,有助与园区其他杰出创科人才交流和开拓商机。中大编码持续优化其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网络编码的业务拓展,有效地提升香港档案信息化的水平。在内地,其项目的所在地——佛山,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位置,政府在建设规划、用地审批、资金安排、人才政策等方面均对创新企业给予大量的支持,中大编码可以借此更顺利地进军国内市场,为大湾区创科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中大编码旗下的网络编码、TDR 共享经济平台项目已经在一些政府和企业落地应用,实践证明网络编码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跨数据中心的修复所产生的延迟时间将节约为 66.9%,传输速率提高更是高达 56%,随着大数据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网络编码所能显现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中大编码 CEO 吴国声先生在档案管理市场拥有二十年的创业经验, 一早就已经洞察到香港地区档案管理、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比较原始。一旦出现火灾或是其他特殊情况,档案非常容易遭到毁灭性破坏,而且档案在保管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破损或是霉变,香港本身空气湿度比较大,更是不利于纸质档案的保存,或者说保管的成本逐年提高。而档案信息化尚未普及,正是这样的机遇,中大编码才进入了档案管理和合同管理领域。

  吴国声能够与香港中文大学的网络编码团队达成合作也处于一个机缘契合的时机。2017年,吴国声因其在香港信息化行业的影响力,获得了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杰出校友的殊荣。在颁奖活动现场,遇到了他上学时期的恩师程伯中教授、杨伟豪教授和刘绍强教授,师生们能够在故地重逢为这次深谈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当时吴正在思考企业技术如何深入,而恩师们则在考虑网络编码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推广平台。双方一拍即合,网络编码技术作为顶端技术找到了最佳的应用场景。而曾是吴国声公司见习生的李柏晴当时已经成了中大的副教授,就这样几位网络编码的开创者们聚在了一起组成了中大编码最强大的技术团队。

  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网络编码技术终于落地了。在香港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当地的电信公司SmarTone、中信国际电信成为了中大编码的合作商和服务端,微软的B2B服务链接了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已经在助力中大编码与广东移动及广东电信的合作。

  如果没有一个”深科技(DeepTech)”,创业发展战略只能定位得很低,中大编码CEO吴国声认为,他希望能够做一件惠及全世界的事情。在创业的过程中,心态的是至关重要的。在采访的过程中,吴国声提到了他曾经给女儿买过一个玩偶,上面写着一句话与他创业的心态具有很高的契合度: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他在创业过程当中,并不想入局竞争激烈的市场,而是更钟情于有蓝海特质,全球视野的领域。当下很多创业者,做一个APP解决生活化、本土化、区域化的应用。然而拥有了DeepTech,就能具有更为宏观的全球视野。

  在创业的道路上,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技术支持,技术的高度决定视野的高度。或许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欲成大事者必志存高远。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片创业蓝海汇集了来自粤港澳的创业者,未来也将有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那里必将更加美好。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