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7日13时20分讯(赵桂凯) 今年4月6日,“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十二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将拉开帷幕。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应用设计系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实训室,7名参赛学生正如火如荼讨论着比赛的注意事项。
大赛指导教师邓小云表示,这已经不是专业第一次参加此项大赛,今年专业投入更大的备赛力度,力图实现历史性突破。
应用设计系一贯重视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邓小云介绍,此次比赛注重考察参赛选手在企业真实项目环境下移动应用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力、抗压力、职业规范等职场素质,不仅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立体化、一体化的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资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与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对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也十分重视竞赛对学生教育的指导作用。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能胜任软硬件、网站设计与网络营销技能大赛所必须的的专业技能基础上,专业遴选名师,通过学生集训,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比赛、蓝桥杯程序设计比赛、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大赛、电子商务技能等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的专业技能比拼。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应用设计系主任邹庆川介绍,近年来,应用设计系加大了学生实习实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仅多次组织各专业学生投身到竞赛各环节,另一方面,也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大赛筹备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能力。
邹庆川介绍,应用设计系与武汉美和易思科技教育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以共建专业打造重庆市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实施专业共建共管共营。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本着“资源互补、互惠合作”的原则,专业先后与重庆市的多个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这些企业布点合理,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观、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职能。同时,上述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工作环境,在实践教学中,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积极配合专业的教学任务的推进。
“比如在职业认知实践环节,一方面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参观路线、安排讲解人员,让学生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另一方面企业会安排学生观看企业的宣传片,并派企业专门人员与学生座谈,让学生充分理解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制度以及运作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刘恋秋表示,这样的认知实习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到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真切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岗位技能,为毕业就业以及人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课堂教学方面,企业与学校也深度合作,通过“企业进学校”和“学生进企业”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具体业务,实现“零缝隙”就业的目的。“比如我们和猪八戒网合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企业的订单任务,企业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支付相应的薪酬,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同时,专业遵循 “贴近企业产业办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原则,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识岗、学岗、熟岗、顶岗”四岗递进的培养模式,将课内实践、集中实践、企业实践、大赛训练、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内容统一规划,分层实施。使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移动应用与开发专业与华为共建,成立了华为信息技术学院,并与猪八戒洽谈建设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猪八戒大数据学院。作为重庆市校企合作双基地建设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二、三等奖10余项。
此外,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与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合作,实施联合办学开展专本贯通培养,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7日13时20分讯(赵桂凯) 今年4月6日,“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十二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将拉开帷幕。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应用设计系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实训室,7名参赛学生正如火如荼讨论着比赛的注意事项。
大赛指导教师邓小云表示,这已经不是专业第一次参加此项大赛,今年专业投入更大的备赛力度,力图实现历史性突破。
应用设计系一贯重视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邓小云介绍,此次比赛注重考察参赛选手在企业真实项目环境下移动应用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力、抗压力、职业规范等职场素质,不仅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立体化、一体化的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资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与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对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也十分重视竞赛对学生教育的指导作用。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能胜任软硬件、网站设计与网络营销技能大赛所必须的的专业技能基础上,专业遴选名师,通过学生集训,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比赛、蓝桥杯程序设计比赛、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大赛、电子商务技能等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的专业技能比拼。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应用设计系主任邹庆川介绍,近年来,应用设计系加大了学生实习实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仅多次组织各专业学生投身到竞赛各环节,另一方面,也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大赛筹备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能力。
邹庆川介绍,应用设计系与武汉美和易思科技教育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以共建专业打造重庆市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实施专业共建共管共营。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本着“资源互补、互惠合作”的原则,专业先后与重庆市的多个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这些企业布点合理,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观、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职能。同时,上述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工作环境,在实践教学中,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积极配合专业的教学任务的推进。
“比如在职业认知实践环节,一方面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参观路线、安排讲解人员,让学生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另一方面企业会安排学生观看企业的宣传片,并派企业专门人员与学生座谈,让学生充分理解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制度以及运作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师刘恋秋表示,这样的认知实习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到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真切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岗位技能,为毕业就业以及人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课堂教学方面,企业与学校也深度合作,通过“企业进学校”和“学生进企业”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具体业务,实现“零缝隙”就业的目的。“比如我们和猪八戒网合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企业的订单任务,企业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支付相应的薪酬,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同时,专业遵循 “贴近企业产业办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原则,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识岗、学岗、熟岗、顶岗”四岗递进的培养模式,将课内实践、集中实践、企业实践、大赛训练、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内容统一规划,分层实施。使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如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移动应用与开发专业与华为共建,成立了华为信息技术学院,并与猪八戒洽谈建设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猪八戒大数据学院。作为重庆市校企合作双基地建设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二、三等奖10余项。
此外,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与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合作,实施联合办学开展专本贯通培养,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