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不断发展,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必须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深化课堂结构改革,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基于此,嘉峪关学校“嘉师学堂”团队的二十余位老师自愿放弃了假期悠闲的时间,冒着酷暑主动回到校园,在刘群校长和商德远、胡繁华两位副校长的带领下,围绕“互联网+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这一专题进行了系列学习和深度探讨。
在第一天的培训与研讨中,学校特聘专家谢阳斌博士就“教学信息化如何落到实处”和“课程资源建设与评价创新”两个内容,向老师们分享了他的最新思考与研究成果。谢博士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管理体系,分析了考试创新的“智能化”、“过程化”和“资源化”,并进行了精彩的案例分析。老师们认真的记录,并尝试运用在新的教育平台中交流了课堂的感悟与收获,构建出了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框架。通过一上午的学习,老师们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下午,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分成三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行研讨,老师们全员参与,分享观点,建言献策。各自结合学科特点,研讨创新了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谢阳斌博士及商德远和胡繁华两位副校长也参与讨论,给予了指导。
最后,每组由一位老师汇总大家的观点,向全体老师进行汇报。语文组老师们提出,基于交际环境理论进行个性化读写结合研究,并尝试建立“校园阅读交际社区”。数学组的老师们围绕“大数据下的精准教学”,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在数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下,教师能够从横、纵两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实现精准教学。英语组的老师则结合“国际化英语教学”这一理念,提出了“联习世界”的主张。其他组老师也对不同学科的汇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最后,谢博士与胡校长总结了本次会议的成果与收获,并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老师们以学科为单位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前一天理念构想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理念落地,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一套实施方案,谢博士给每组老师进行指导。数学组的老师们集中研讨,通过半天的讨论研究,集备了一个完整的课例,依托信息化平台,向老师们展示了数学学科中“精准教学”的着力点与实施策略。英语组老师们将理念融入课程,系统地阐释了“联习世界,沟通你我”的方案,明确了下一步教学的重点。语文组的老师们则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嘉苑阅读交际社区”的运行模式,阐述了信息化平台与阅读写作结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化教学不只是技术上的提升与革新,更重要的通过信息化与学科深度融合,培养信息化教学的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本次培训,"嘉师学堂"的老师们获益良多,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实验者,他们将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