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和《周刊点点评》前主持人杨锦麟先生,出席了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新消费时代先行者说”论坛。
上半场杨锦麟老师就现阶段创新的话题做了他的诠释,杨老师认为:现阶段的创新终归到底是互联网化,就是看你的行业是否可以用互联网去改造。
下半场,在华南理工大学许晓霞副院的致词后,就新消费时代的话题,活动主办方邀请了7天酒店联合创始人即现Xbed创始人李春田先生,巧手丫创始人周仪先生,茉莉妈妈创始人林敏女士,来与杨锦麟老师对话。
由拙见出品人田延友先生主持,围绕互联网的未来及消费升级进行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杨锦麟老师对巧手丫周仪的观点颇为认可,60多岁的杨老师还坦言需要向周仪学习。
就我们刚刚的话题,我的感觉哦,我不知道互联网的未来是怎么样的,我也不是很明白什么是消费升级,我这些年只在研究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我是个草根创业者,我初中毕业证都没有,因为4岁时父亲就不在了,小时候家里很困难,所以16岁不到就出来工作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话题上,我可能没有资格讨论,不过我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我在2015年前还不知道HR是什么意思,那时人家与我说你们公司需要请个HR了,我说HR是什么鬼。
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什么是SOP,我前天晚上还在同事群里讲课,我说我悟到了方法论的重要性,提倡大家要养成记录工作的习惯,有记录才会有梳理,有梳理才会有优化,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效。结果茵曼的CFO陈煜总告诉我,你说的这一堆文字叫做SOP,我马上百度才知道了什么是SOP。
大家有没发现,我虽然不懂这些管理理论,但这也不防碍巧手丫的迅速发展,这几年我都是200%以上的增长,我一个初中毕业证都没有的人可以几年时间开出620多家店。还有上个月我们花了数十万请了家人事管理咨询公司来帮我们规范,后来他们说巧手丫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他说你们内部没有阶级之分,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但自觉性都很高,你们95%的同事知道公司的梦想与发展方向是什么,你们92%的人对公司非常认同,都是自主自发的工作。我不懂什么是互联网公司啊,我只知道我的同事都是人,大家都是人就应该没什么阶级之分,在公司我的所有同事都可以叫我肥仔,我觉得听起来很舒服啊,我称我的同事们,也是伟锅锅、英姐、强哥、茹妹,我最讨厌就是那些天天嘴里叫小李、小张、小刘的高大上老总。创业到现在十年了,我还一直是与同事们一起坐在卡位上办公,我觉得一个人坐在什么老总办公室太孤独了。
所以说到互联网未来在新经济增长点的发掘上,我觉得还是看人的需求,不要就这个事而去讨论,我们要看到本质是什么,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不是真正的需求,我们用手机并不是我们喜欢手机,而是我们有接收信息与沟通的需求。说不准,以后大家都不用手机,也不用电脑了,或许会有一样更便利的设备满足我们查阅信息与沟通的需求。就说消费升级,不要为升级而去升级什么行业,而应该把目光放在顾客的需求上,巧手丫现在也加了一些互联网的东西,但我们加的这些东西是顾客要求加的。家长不懂怎么培养孩子,所以我们就做一个家长学习平台,上面有儿童心理专家、营养师、儿童医生、儿童教育等专家免费讲课,家长每周都可以免费学习这些知识。。后来孩子妈妈们又说能不能推荐些童装、化妆品给他们,我们就在店铺加了一个货架,推荐一些他们需要的优质产品。所以为需求创新才是正道,才是有价值,不为互联网而互联网,不为升级而升级。
我觉得大家不要被这些高大上的词吓住了,我这么一个出生低微、学历低、长得又丑,肚子大得又没杨锦麟老师那么帅的人,也能做成今天这样,就可以说明创业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到底想做成一件什么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我平时最喜欢看传记与历史,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过一段时间就把自己以前所有的经历写下来,因为我发现所有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绩都是他们以前经历的倍数。如果我们华南理工学院的同学们想创业,我的建议就是回去认真的把自己这一生所有的经历写下来,再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一个与自己兴趣相符的方向,然后就去干。创业最不能缺的就是行动,只要干起来,路上有什么问题就一个一个的去解决,创业的过程就是解决总是的过程。我不相信有准备好的成功,我看到的只有干出来的成功。
活动最后,杨锦麟老师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敢做敢行动的重要性,60多岁的杨老师还在不断的挑战自己,他用半年时间走完了地球的南北极,现场还播放了自己62岁时在南极点的冰川大海里游泳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