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郑州长沙为什么没有大的互联网企业,其实这个是和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武汉郑州长沙也不是没有出过互联网人才,你比如小米董事长雷军,早年是金山董事长,再比如360董事长周鸿祎 ,这俩人可以说是国内互联网的巨头,但是为什么不选择落户武汉郑州和长沙,而是不远千里万里落户北京上海等这样的一线城市。其实还是一个核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中国在1986年才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2年后才着手建设互联网,也就是1989年8月,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这是中国第一次有建设互联网的想法并且付出行动在做前期策划。
由于经济以外向型为主,武汉的地理优势成为劣势。沿海城市在与世界接轨,而武汉还在为温饱挣扎。做互联网,资本很重要,武汉作为内陆封闭落后的地方,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外来资本也不会来,没有互联网技术,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资金,你让互联网企业怎么诞生?再说,当时的武汉正处在复苏期,地方政府有限的资金要用来搞城市基础建设,维持城市正常运转,民间资本也不充裕,而且武汉人做事是讲稳健的,即便有人有资本也不会投到风险较大的地方。
郑州、长沙同样有着这样的先发劣势,整个社会风气都在抵触互联网革新,那么必然无法形成互联网生存的土壤,那么又谈何诞生巨大的互联网企业。武汉、郑州、长沙与北上广深杭之间在互联网方面的差距很有可能会加剧,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武汉、郑州、长沙、西安、合肥等城市其实也都还有机会弯道超车,但这将建立在不仅仅是政策更重要是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