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亿美金全球最快IPO诞生:我们为什么投了瑞幸

2019-06-07 07:32

  虽然存在着巨大争议,但不得不承认,瑞幸已经创造了中国创投圈又一个神线个月,瑞幸咖啡刷新了拼多多、趣头条IPO的速度。

  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表示:“瑞幸成立20个月就上市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纪录。一个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IPO有很多好处毫无疑问,其中一个是很好的融资。Luckin作为一个新品牌,新模式,它快速成长过程中前期需要一些资金投入。提前接到一个公开市场融资窗口,毫无疑问对它接下来去继续执行它的战略构想有很大的助益,它是企业发展阶段很正常一个决策。”

  无论争议有多少,不得不承认的是,一路飞奔的瑞幸是资本市场的一个传奇范本。资本在瑞幸背后扮演的绝不是一个烧钱推手的角色。瑞幸的诞生,源于陆正耀的咖啡情怀。在刘二海的描述中,这是一个横跨近十年的故事。“2008年时,在尼亚加拉瀑布跟陆总讨论神州租车的时候,他就带了一杯咖啡过来。聊完神州之后,他说咖啡的生意也不错,在加拿大没多少人喝星巴克,他这杯是加拿大的国民咖啡,又便宜又好喝。到了2017年下半年,他问我是不是还记得说过的咖啡,我说当然啊,这事就这样启动了。”

  瑞幸一度引发VC圈分歧,虽然不乏支持者,但唱衰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在刘二海看来,瑞幸标志着中国新基础设施时代到来。他给瑞幸的商业模式定位是“瑞幸就是新基础设施下的传统行业转型的代表,应该叫’数据咖啡’比较准确。”刘二海的投资逻辑正是2018年瑞幸咖啡横空出世时提出的“互联网咖啡”发展理念的一个映射。简单一杯咖啡,后面有物联网、物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支撑。不同于传统咖啡,不管是在店内还是在店外,瑞幸咖啡的消费者都是通过APP来下单,用户所有的数据都在平台上,这使得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千人千面、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

  目前,瑞幸总部的技术团队有800多人。“ 数百人的技术团队重新把咖啡的商业模式和流程重塑,最重要的几个模块包括门店管理系统、 CRM系统、中后台库存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自动补货系统、支付系统等等。在这基础之上,搭建一个能够支撑非常大流量的技术平台,把前端、中端、后端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平台对于瑞幸业务以后的发展其实是至关重要的。”黎辉表示。

  投资也绝不是给了钱就了事。投资之后,大钲资本跟瑞幸做了很多交流讨论,包括供应商、渠道拓展、选址、日常商业分析等。在黎辉看来,投资人对于项目的未来发展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我们每个礼拜都碰一次,最长一次我们整个团队拿着电脑熬夜算门店的模型。不是拍脑袋说出来的规模、投入速度,我们都会去盲目配合。”

  用了1年时间,成为了一家估值22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成立20个月之后登陆资本市场,瑞幸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上市速度。而上市,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只能说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没退出计划。我还准备长期持有。我觉得公司还是非常具有潜力的,没必要着急。”刘二海说。

  “通过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瑞幸咖啡可以向全球的投资人展示公司商业模式、募集资金、获得更多的投资者支持。在资本层面,公司在Pre-IPO和IPO引入了更多具有战略背景的国际投资机构,包括全球粮食巨头路易达孚、全球知名私募股权基金贝莱德等。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拥有更广泛的融资渠道,能有利于公司业务跑得更快、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君联资本邵振兴对瑞幸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