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自媒体创业,我的意思是“从零开始”赚钱的话,做自媒体相比打工是一条比较高效、高回报的出卖时间和劳动力的路子。
因为大家都是普通家庭,创业资金最好是来自自己,当然有人愿意投资更好。但有些人要么不适合干自媒体,要么不屑干自媒体,那么如何在很小资本、资源的情况下开公司呢?
注意,下面说的都是干货,可能还有点枯燥,我尽量把我过去10来年的经验和教训说清楚,希望对你的创业有所帮助。
1、想明白你要干什么,你有什么,你要靠什么赚钱,你要放弃什么,你的客户是谁,你能够给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服务和价值?
很多创业者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有句话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说的就是这个。有的创业者在一个PPT上死扣一个颜色像素,但就是不好好考虑公司的方向问题,这样的公司能有前途才怪。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准备在这个生意上做10年,那么一年也不要去做。不管什么时候,投机主义都是不长久的。从财务回报上说,开公司投机创业还不如你炒币的收益高。
2、你最好是找几个合伙人帮你,要知道这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你看任正非那么牛,成立华为的时候也是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凑钱干的。
合伙人不仅仅是凑钱,缓解你的财务压力和分担风险,更重要的是互补,一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一个人再聪明能干,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永远不要太迷信自己的聪明。
3、公司租办公室的话,要考虑三点:成本;成本;员工便利。成本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些创业者就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他觉得在高档写字楼办公气派,做老板有面子,员工也好招聘。
实际这就是傻啊。你看共享单车OFO自从搬去最贵最高档的写字楼后,总共呆了几天?要知道你创业的目的是赚钱(还是先赚钱吧,赚钱才有资格改变世界),而不是为了装逼的。
“成本意识只有从老板开始,才有可能贯彻全员——如果老板不以身作则,不反复强调,不建立成本控制的体系,整个公司成本管理一定非常混乱,这样的公司也不容易成功。”
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提醒过这个问题,他说有些创业者没有过苦日子的经历,以为未来会一帆风顺,就开始大把烧钱,租用奢侈的办公室、举办铺张的会议、乱砸市场费用等等。“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这类的公司很容易就倒闭了。所以如果创业者平时没有养成成本意识,等到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去建立是非常困难的,由奢入俭非常难。”
雷军创办小米的时候不差钱啊,但他们租用的办公室都是很简陋的,在水电费、上网费、办公成本等方面,雷军的成本控制是非常出色的。
所以,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能花,老板必须以身作则,不能养成大手大脚的土豪风气。这关系着你在以后能不能多一口气。你要对公司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心里有数,不要一开始觉得资金充足就放纵,等到资金不足时候就慌张。这是我过去十来年最深刻的教训之一。
4、业务为王。小公司一开始就要尽快建立健康的财务循环,也就是说你的现金流入流出要平衡、健康,不能坐吃山空,赚钱速度赶不上花钱速度,造血赶不上出血,那就悲催了。
有些创业者觉得自己在赔钱买未来,我觉得基本都是不靠谱,你要想清楚亚马逊贝索斯有什么能耐,人家连赔十多年赔得起,而且亚马逊的现金流是非常不错的,大多数小公司都没有赔钱赚未来的资本和能力。
蚊子再小也是肉,创业要懂得放下身段,用任正非的话说“面子是给狗吃的”,赚钱活下去才是王道。哪怕你确信10年后成为华为这样牛逼的企业,但如果你连一年都活不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要拿坚持自我感动,自欺欺人,要记住:不赚钱就是赔钱,你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其次,业务上要快速试错,不要觉得10个业务都赚钱都要抓,集中一切资源跑一条赛道,这是小公司最明智的做法。这就像是打仗,讲究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
“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任何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一点小成功,就小人得志。”
最后,我建议各位都要向任正非学习,这才是创业者的楷模和榜样。你看任正非不管在华为创立初期还是现在,那种危机感多么强烈,“我们还在痛苦中,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可以说,没有这种危机意识的企业家都是不合格的。
1992年,华为经过几年的代理生涯后,豪赌产品研发,终于实现了年营收破亿。在年终大会上,任正非不由哽咽落泪,“我们活下来了”!
创业,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离失败和死亡有多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感觉持续多久,你的企业就能活多久。(其他招聘、用人、管理等下次再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