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群营销运营方案:​3大活跃标准+促活手段

2019-07-09 14:32

  更内核的东西应该是社群能够留住用户,在群里无论做任何动作,用户都会参加。

  其实,这一点通过一些数据就能够评判出来,究竟哪些群是活的,哪些群是死的。

  还有很多类似的数据都可以作为活跃社群的评判指标,但是,它应有一套核心的标准。

  另一种是教给家长一些帮助孩子做题的方法、与孩子沟通的方法等指导性的内容。

  双11的时候,他专门组建了一个群,在这个群里会公布什么时间发布什么福利活动

  然后告诉你多少分可以得到什么,让你有目标和动力去参与社群任务,提升名次。

  而且对于运营人员来说也不太需要费时间,只要经常关注所处领域的一些信息源即可。

  第三个叫做资料包,这是最基础和常用的输出形式,不同领域用户需要的资料内容不同

  搭建内容库,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不用每天临时去找,而是可以马上拿出来分享。

  再或者录直播等等,根据用户喜好决定即可,而关于直播的具体建议,只提出两点。

  当然,每一个领域的用户,痛点是不一样的,解决思路也是不一样的,这里就不仔细展开。

  有这么多问题是他会遇到或已经遇到的,给他成体系地排列出来,换一个词来说,就是大纲。

  一般都是告诉群里人报名长期的系列课,这样的好处是给用户很强的价值感和期待感。

  那么,长期系列课的大纲如何制定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按不同维度对主题进行分类。

  比如,教育类的课程,可以从动力维度、习惯维度、方法维度、能力维度等进行规划

  再比如最近很火的增长类课程,可以按照增长思维、获客方法、留存技巧、变现路径等进行设计

  只需要几招军体拳就够了,不需要太极拳八卦拳,只选择几种你觉得有效的活动方式就可以。

  每次大约100本,效果比较不错,就是运营比较麻烦,需要考虑群内刷屏和寄送的问题。

  第二个是打卡,目的很明显,就是用来促活,而关于打卡设计,我有三点小看法。

  用小程序签到,坚持打满就给说好的福利,这个福利越大、越稀缺、越符合痛点越好。

  因为这样可以有新鲜感,长期打卡容易让用户懈怠,而且运营成本较高,数据较差。

  也可以是其他的,而运营方式可以是限额发放做一波促销,也可以设计完成一个任务领取。

  常用的流量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外部流量、公众号、个人号朋友圈以及个人号裂变。

  第二步是构建并运营社群,此部分在前面有详细讲述,重点说说第三步,如何转化社群用户。

  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种xx英语,就常用AI手段检测用户的单词水平,大大提高付费效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