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智能+”学院第三站培训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本场培训为“智能+”学院携手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举办,也开启了“游学”的新模式,为来自南通的数十名学员们在异地进行了生动的一场实践培训。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史德年,现场阐述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业务发展部副主任曾西平,讲解“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建设与企业创新应用”,并与学员现场互动
一是异地培训。南通的学员在广州培训工业互联网,既能让大家因为身处异地,更专心投入培训中,又可以让南通的学员们更切实的了解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广东的工业互联网实践。此外,“智能+”学院与中山大学合作,赋予南通工业互联网游学之旅以深度、厚度。
二是注重实践。本场培训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地参观结合,在工业互联网及标识解析的专场培训之后,趁热打铁的安排了工业互网标识解析广州国家顶级节点、佛山二级节点建设及运营经验的分享,并组织广州电信展厅的实地参观活动,实现从学术理论、专业体系架构知识,再到一线体验交流的结合。
在贵阳举办的第一场培训,工业互联网和标识解析的知识体系架构全面、内容翔实深入,产学研用齐聚,行业发展与当地实践并举,理论与实操呼应,是工业互联网从业人员都需要的一场系统性培训。
第二场长沙站,积极响应了当地希冀快速抓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产业发展机遇,积极部署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迫切需求,培训聚焦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部署建设方面。
此次在广州为南通举办的专场培训,体现了“智能+”学院的桥梁作用,在支持南通等地方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引导地方积极走出去“游学”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重镇广州,同时,本次培训也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个顶级节点之一所在地的积极尝试,成为工业互联网标识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聚集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至今不破的教育古训。而东西方历朝历代、各行各业的游学交流,对于各地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学员的知识形成、学识增进、眼界开阔,都有毋庸置疑的影响力。
“智能+”学院此次选择“游学”方式,既是在实训操作之后对于不同的灵活培训方式的积极探索,亦是希望借此促进各地加强经验交流和分享,推动产业发展进一步落到实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响应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号召,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要素保障,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起“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智能+’学院”,与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等产业界各方,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系列培训,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