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软转型能成功?为什么有些互联网公司有公开的996工作制

2019-08-21 00:09

  有个哥们,是业内知名的袜业老板,给哥伦比亚、CK等品牌(也就是所谓“B端”)生产袜子。

  互联网时代来临,他一心想建立自己的潮袜品牌,在网上面对终端消费者(也就是所谓“C端”)销售袜子,做了很多尝试,都不成功。

  虽然我这位朋友的愿望是做“2C”的零售,但是,他毕竟做了一辈子制造,整个人的能力体系,只有制造。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当愿望和能力不匹配时,是应该为了愿望去获得能力,还是应该基于能力而修改愿望?虽然他是在62岁的企业家中,最像26岁的。但我还是送给他4个字:坚守B端。

  微软在PC鼎盛时期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微软几乎“成功地”错过了每一次重大的机会:搜索、手机、社交等等。

  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互联网最需要“快”,而微软随着公司越来越大,反应速度开始“慢”下来。

  因为网络效应,最早到达“规模引爆点”的企业,就会爆炸式增长,最终赢家通吃,而其它企业,则因为晚了半步,黯然退场。

  所以,为了第一个跨过“规模引爆点”,互联网公司们在发令枪还没打响时,就一路狂奔。这时候只能比速度。

  所以,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有些互联网公司有公开的“996工作制”:早9点到晚9点,一周6天。

  甚至有些公司有可怕的“711工作制”:早7点到晚11点,全年无休。为什么?无它,一个字:快。

  而微软呢?这样的巨型公司已经越来越慢了,在这样比速度的竞争中,几乎毫无优势。

  手机的用户规模和应用软件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网络效应,所以只能比速度;社交的用户,更是符合典型的网络效应,更加只能比速度。那怎么办呢?

  微软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上台后,几乎废止了刚刚收购的诺基亚,然后全心全意做云计算。为什么?

  云计算这件事,没有明显的网络效应,相反,它严重依赖厚积薄发的技术能力。这些技术,需要多年的积累,就像举重,不行就是不行。

  现在微软的收入70%来自云计算,并且股价也涨到100美元,创了历史新高。

  其中一点是:因为你跟我比短跑,我跟你比举重。短跑是种商业模式,举重也是种商业模式。但是举重,也许更适合今天的微软。这就是所谓:最好的成功,是愿望与能力相匹配。

  确定自己的优势,不在别人拿手的地带班门弄斧,都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作为一个80后,看到90后的拼搏,00后的活蹦乱跳,曾经感觉自己怎么衰退了。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那哥们“坚守B端”,不断提高袜子品质,结果越做越好,成为制造商里的著名“品牌”。

  从35岁开始,你的体能会不断下降。有些创业项目,最大的竞争优势,来自于疯狂加班。

  那做什么呢?需要经验、人脉、资本的项目。不比短跑,比举重。这样,你才有长久优势。

  我想到了巴菲特对于投资学来讲,提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不管是商业世界还是现实生活我们都要学会做“重要可知”的事情。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喜诗糖果,都是因为巴菲特知道自己懂得这个行业稳定,并且具有大量浮存金,杠杆效应。

  巴菲特因为一次失误投资了航空业,虽然因为幸运九死一生,失而复得,但是对他进行了一生的教训,就是要做自己“重要可知”的事情。

  信息爆炸的时代,发展非常迅速,行业渗透严重,很容易因为没看懂,仅仅抓住眼前利益和所谓市场大方向的前景从一个优势转为劣势。

  孙子兵法里“知己知彼”不是为了确保每一次都战胜敌人,而是为了每一次让自己处于不败。我们在做事应该多考虑自己真正的能力,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找到自己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和资源,发挥自己的强项,才有可能做到最好。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用自己的弱项去跟对手的强项去竞争,那样是在交学费,会让你死的很惨的。

  避其锋芒,你和我比短跑我和你比举重。在对手的强项面前不接招,用自己的强项立门户。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做到极致,一定能够成功。

  作为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特长,脾气性格特点,资源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创业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如果能找到发挥出自己特长和强项的企业岗位,做到专业领域的专家,照样可以达到财富自由,过上理想的生活,实现梦想。

  我要说的这个企业就是乐视,乐视的发展刚开始还是顺风顺水的,特别是乐视TV以及乐视体育,受到很多消费者的亲睐,可以说当时的乐视比小米更胜一筹。

  但是贾总并没有巩固好自己事业,没有建造好自己的护城河,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进入了手机行业以及汽车制造行业。

  乐视之前并没有涉及过这两个行业,而且这些行业已然是竞争激烈的红海,想要在里面分到一杯羹几乎不可能,最后乐视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走向衰败。

  所以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只有当商业模式和能力相匹配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前言:全面屏新设计来了,但问题也随之浮现2019年下半年最新的智能手机流行趋势是什么?相信但凡关注过近期手机新闻的......

  文/王新喜在共享经济领域,我们会发现,共享单车凉了之后,共享充电宝、迷你KTV、共享按摩椅甚至共享雨伞都活着,而且......

  8月初,三星电子在美国纽约发布了全新旗舰GlaxyNote10系列手机,再次成了行业一大热门话题。狂欢之中容易让人迷失,小仙女......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胡喆盖博铭)700余项(套)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解决方案集聚亮相,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记者刘霞)科学家发现,全世界的绿色正在逐渐减少。据美国《科学美国人》网站近日报道,全球各......

  近日,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采用12nmFinFET工艺,成功流片了基于ARM架构的高性能3D封装芯片。这意......

  在领导Apple的Siri团队六年半之后,苹果前高管BillStasior离开了公司,最近现在他加入微软,负责领导这家巨头的人工智能团队......

  19至20日,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举行,360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在大会期间宣布,360重回企业安全市场。......

  销售易标准的CRM功能,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基础使用。但随着使用程度的深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业务场景越来......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