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六大工作方向

2019-08-21 10:28

  2019年8月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一则《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件,为进一步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示范,现组织开展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通过遴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本次示范项目聚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服务、工业电子商务、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几大重点方向。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

  以河南为例,河南省重点发展产业与新兴发展产业是政府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点示范区,推动3万家工业企业上云,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

  CPS的意义在于将物理设备联网,是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CPS本质上是一个具有控制属性的网络,但它又有别于现有的控制系统。CPS则把通信放在与计算和控制同等地位上,因为CPS强调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中物理设备之间的协调是离不开通信的。CPS对网络内部设备的远程协调能力、自治能力、控制对象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网络规模上远远超过现有的工控网络。

  通过大数据技术透过互联网变成我们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人脑外援,从而拓展人类和机器的智力边缘。当前,很多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各式各样的系统支撑着企业的不同业务,有制造执行系统、生产计划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分析报表系统等

  工业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工业流通、生产、服务全流程的深化应用,贯穿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涉及企业内业务协同和供应链商务协作全过程,有效促进全产业链、价值链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合作,加快实现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引领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的快速转换。

  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在工业4.0的领域处于领先践行者,2014年中德两国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开展工业4.0合作,共同应对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挑战。通过引入德国工业4.0成熟体系,结合德国工厂厂的实践经验和跨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中国制造商们提供生产制造流程分析以及价值流优化与设计,并为工业4.0研发并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中部地区作为中国最有潜力的地区,目前已形成许多强大的产业集群,随着中德合作深入,将会在中部崛起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河南许昌,中德(许昌)产业园大批中德合资项目纷纷落地,以森源集团、许继集团等电力装备企业为主体,加强与德国电气与电子工业协会、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德国威图集团等电力装备行业协会、机构和企业的深化对接,推动电力装备行业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德国在钢铁加工领域的优势,结合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不锈钢、再生铝等再生金属资源的发展基础,以金汇、金阳、德威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与德国相关企业在再生资源、废料回收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

  2019年,许昌市对德合作要实现“落地20个项目、签约20个项目、达成20个合作意向”的工作目标。建立与德国长效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培育100家左右中德合作后备企业,推动装备制造、再生金属、电子电气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