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成果:每个农村都有网站了

2019-08-30 05:13

  三年前的2016年,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的部署要求,决定切实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面向全国三农领域制定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全国三农领域发展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指明了方向。

  三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看农村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欣喜地发现,全国农村互联网生态系统:村网通,已经上线多万农村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利用农村电商销售农产品的热情高涨,“互联网+农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和可喜的成果。

  村网通系统,即:《村网通全国农村网站自助建站管理系统》,平台网址:,是北京村网通农业科技研究院根据《“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设计的农村互联网生态平台。该系统为全国60多万个农村分别建设了门户网站,简称:村站。每个村站招募一名本村的网络村官,即:站长。站长可以发布信息、管理会员、销售村里农产品、通过村站广告收取收入等。

  截止目前,全国共有6万余个农村通过村网通开通了自己村的网站,站长既包括了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也包括了返乡创业者和普通村民,注册会员超过百万。

  村网通除了村站功能外,还包括一村一品、乡村旅游、产品下乡、村聊聊、土地流转、分类信息等功能,可以全面服务农村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了农村地区的“网红”互联网平台。

  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火热地贯彻执行当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我们相信,农村互联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农村互联网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希望“用好村网通、农民变富翁”的愿景能全面实现。

  “默化 —— 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于2019年6月22日在四川省图书馆拉开帷幕,展览原定于8月1日结束,现延期至8月31日。展览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方式,融汇呈现百余件珍贵古籍文献和文物、多位重要当代艺术家的特别创作以及特制展品。

  8月27日下午,在秀美的木兰湖畔,一群小候鸟们在军运会海军五项比赛场馆的障碍赛道上玩耍,对这个别样的跑道有着高涨的热情。

  三年前的2016年,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的部署要求,决定切实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