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可贵!公共服务业安全隐患为何没能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和及时整改

2019-08-30 07:26

  原标题:生命最可贵!公共服务业安全隐患为何没能引起全社会足够重视和及时整改

  据近日沸沸扬扬的《清华教师妻子家中被快递员杀害》报道获悉,本月(8月)下旬,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将对快递员杨召朋强行入户抢劫、杀人案开庭审理。至此,空姐滴滴被害、快递员入室杀人、外卖员抢劫强奸……公共服务业领域的一起起惨案犹如一声声警钟在不断地警醒着人们:公共服务业的安全隐患是否已引起社会大众的足够重视、或者作了及时的整改?

  事实却令人唏嘘: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依然不断离我们而去,可整改措施却相对无力。这是公共服务业只顾追求利润冷酷漠视人命安全、还是因这类案件报道力度不够影响不大不足以令全社会人重视?抑或是,国人的命,实在太贱?

  据悉,本月审理的百世快递加盟商(恒通世达)快递员杨召朋案,是因网购退货平台将上门取件业务分派于杨某,他乘机强行入户实施抢劫、杀人的;案发前,1992年出生的他因赌博欠下了十多万外债。而上月(7月)19日被北京市高院二审依法判处死刑的北京28岁快递员王占领,也因赌博输光积蓄而预谋抢劫,他利用其从事快递业对承包小区较为熟悉的特点,精心挑选作案目标,假借送快递之名持刀入室致人死亡并弃尸灭迹。

  像这类假借送快递骗进门入室抢劫(强奸)杀人案在各地都有发生,早在2011年7月,厦门女白领刘某就被与其住同一小区的男子冒充快递员骗入室劫财害命;2012年7月,北京快递员张某假借送快件骗开门,入室将北漂女歌手付丽猥亵并杀害;2014年,济南发生山东省首例快递员入室抢劫杀人案,1982年出生的申通快递的快递员修乃桥因所借债务无力偿还,入室抢劫他人财物致人死亡;2015年2月,26岁的厦门快递员林某因赌博输钱而以送快递为由持刀入室抢劫,同年9月,厦门市思明区法院一审从重判处林某有期徒刑十年。2018年9月14日下午5时许,1995年出生的浙江温州中通快递员张某上门取件时企图强奸正在家中打包行李的女客户,二月后,被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强奸罪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种“送快递”入室抢劫(强奸)杀人案个人恶性重、对社会危害性极大,但连续命案的出现、却至今没能警醒社会公众,以至于在网购业务普及、快递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各大快递公司却都没有完全落实具体的整改措施、快递员入室隐患依然存在;而主要的是人们对快递员依然没有足够的防范措施。

  据2012年08月14日的《法制晚报》报道《快递员入室抢劫杀人案引关注 市民仍缺乏警惕性》称,他们的记者通过跟随顺丰、EMS、申通、圆通这四家快递公司的正规快递员送件,或自行扮演快递员登门两种方式,体验市民是否对快递员有警惕性,结果随机抽取了12个社区的220户居民,开门的多达156户,只有3户居民拒绝开门,一户是从不网购不可能有快递,一户是最近无网购无可能收到快递,还有一户未开门的女房主称自己只有在网上查询送货进度、确定当天有快递到达时才会开门。除此之外,大多数居民只要听到“送快递”三字就立即开门,有12户竟听到敲门声就直接开门,甚至还有19人主动打开门禁、请求快递员入户“我下楼一趟挺麻烦,您(指快递员)就受累多走两步来家吧”。

  其实,杜绝快递员入室的方法只要略微用心、可谓比比皆是:譬如快递公司可设立“严禁入户、先拨打收货人电话、再在门禁外等待收货”的制度;小区物业保安可将快递员拦在社区门外严禁入内;各社区门口都可设公共快递箱柜、以避免客户与快递员直接接触;等等。可自从快递员入室抢劫杀人案发生以来,若干年过去了,一个个罪犯倒从对死刑服罪到对死刑狡辩越来越老练,但人们针对罪犯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却依然稚嫩如昔,许多居民压根没考虑过快递上门的安全问题……凡此种种,是因为国人的命,太贱吗?

  在公共服务领域,快递如此,网约车也如此。去年5月,在经历了家喻户晓的“空姐打车被害”这一沉痛教训后,滴滴顺风车于同年5月12日凌晨零点下线整改,不久向公众公布相应的整改措施,其中包括车主每次接单前需进行人脸识别、顺风车深夜22点—凌晨5点暂停接单、清退平台上不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司机和车辆等。滴滴称,将严格落实整改,请社会各界监督。滴滴还承诺,发生相关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将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然因滴滴整改、同年8月27日起在全国范围下线时暂停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且在未完成隐患整改前将无限期下线。为此,下线仅数天,就发现许多用户遭遇了打车难。据澎湃新闻2018年9月10日报道《滴滴一整改就打车难,更说明一家独大不正常》,但当时百日内两起命案连发,故不能因为打车难重现、就降低滴滴的整改标准。

  只是,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日,据澎湃新闻记者调查报道《滴滴整改后顺风车市场竞争激烈,打车却很难》,有些人好了疮疤忘了痛,因滴滴顺风车至今下线,有些城市公共交通还不够发达,而快车、出租车价格相对要高四成左右导致出行成本增加,故而望眼欲穿地盼望着滴滴顺风车早日复出。于是乎,换汤不换药,有的城市滴滴虽下线,但嘀嗒、哈啰且已开展顺风车服务,在尚未彻底清除网约顺风车隐患的情况下、人们竟“依然再次爱上了顺风车”。

  是国人不知命只知钱、不记痛只记利吗?或者说是国人的命太贱,频发的血的教训根本不足以唤醒顺风车的死忠粉,他们就为了贪四成左右的蝇头小利,即十元钱可减少约4元,百元钱可减少约40元,因一般城市内出租车费都只在10-100元之间,由此可见减到顶也不过少区区40元钱,但就这40元只够买二盒盒饭的钱,却让许多人弃生命于不顾、舍身取利。如此看来,难道真的是国人的命太贱?

  与快递、网约车一样,外卖送餐也是公共服务的一种,而外卖员入室猥亵、强奸、盗窃、抢劫等案件也时有所闻,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却依旧只热衷于点外卖、而对外卖员毫无防范意识;外卖公司加强防范的具体措施更是闻所未闻。

  今年3月26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外卖员入室行窃还持刀抢劫案。外卖员邬某因赌博欠了许多债,去年10月在给某户居民送外卖时偷走了户主留在门上的钥匙,半月后,邬某潜入该户窃得现金2万元;一月后,邬某再次前来搜寻到现金600元,被回家的户主发现,邬某掏出水果刀致户主受伤并抢夺户主手机出逃。经审理,邬某犯盗窃罪和抢劫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去年3月,深圳外卖员王某因欠赌债而锁定一独居某高档小区的女子,携带水果刀等作案工具入室抢劫并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从重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17年3月,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对刑满释放在沪做外卖员、骗开常点外卖的孕妇房门后将其奸污、事发投案自首的江西人俞某某,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据央视CCTV-1综合频道播放,2018年7月,四川省绵阳市一男子乔装成外卖员顺利混入小区尾随单身女入室抢劫;据《新闻晨报》称,2016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浦东联洋年华园小区23岁的江西籍外卖员俞某见常叫外卖的90后女性租客貌美、遂诱骗开门入室强奸;据澎湃新闻报道称,去年7月4日凌晨二时许,35岁的外卖员刘某身着“饿了么”外卖制服站在上海普陀区桃浦某小区门口,貌似无门禁卡进不了小区、没引起刷卡女居民注意,被尾随入小区实施抢劫,女居民多处被刀刺伤,随身金饰、手机等财物被劫……

  在如今外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同时,假借外卖引发的犯罪竟也走近人们的生活,试问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可许多年轻人依然“钟情足不出门、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让外卖员直接把饭菜端到室内;许多城市的外卖员因此也获得了便捷跨越门禁、登堂入室的“特权”,而“特权”的背后却是隐患巨大、生命堪忧。可为何许多人淡漠无睹N条生命转瞬即逝、N朵鲜花未开先凋的血淋淋残酷教训,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生命随意交到一个素不相识、毫不了解的外卖员手上呢?难道,真的是国人的命,太贱?

  快递员、外卖员、滴滴司机系列杀人、抢劫、性侵事件的背后,暴露出全社会对公共服务行业特别是上门服务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快递、外卖、网约车以及更多公共服务业的上岗规范不够。快递公司、餐饮外送服务公司、网约车公司等,都要把保证客户安全成为服务企业的头等大事,这就要严把“用人关”、上岗有门槛,要“持证上岗”从源头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筑好第一道“防范墙”;再是快递、外卖都要制订“严禁入户”制度,由制度来保证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可据《厦门日报》记者谭欣妮调查报道,“快递员基本没有入职门槛,在58同城等网站上随处可见招聘广告,惟一的要求是‘勤劳肯干’,在‘双十一’等高峰期,还有不少人暂时兼职快递员赚外快。”据澎湃新闻记者报道,“一位熟悉网上订餐业务的业内人士介绍,饿了么等外卖公司的送餐员一般分为正式员工、第三方服务公司员工、个人凭借外卖平台提供信息做送餐服务三类”,而个人是“行业里数量最大的送餐队伍”,他们“无证上岗”、没有开具健康证明、无犯罪记录等身份证明。网约车司机上岗同样需要严加审核。

  此外,据《宁波日报》记者调查,各大快递、餐饮外送公司至今还尚未制订“严禁入户”制度,有的公寓楼、小区,深更半夜外卖员还在不断入户入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小区(公寓楼)的物业保安不能只管物业费和车禁管理、而不为住户提供切实配套的安全服务。譬如可以制订“小区(公寓楼)严禁快递员、外卖员等入内”制度,由门卫保安守好第一道“安全岗”;有条件的则可在小区门口设收物柜、或在小区门卫室(服务台)接收快递和外卖产品。但恰恰相反,据《宁波日报》记者调查,个别物业保安甚至向熟悉的快递员或外卖员提供门禁卡,置广大住户安全于不顾。

  先说官媒,有的也许认为公共服务业出现惨案是负面事件故尽量隐瞒不报,却不知这恰恰造成了全社会对惨案没有足够的重视和采取有力措施,其实让人们正确吸取负面案件的教训,这就是最大的正能量。除官媒外,各街道、社区、乡镇等也没有做过任何宣传,譬如挨家挨户发警示单、搞专题广场教育活动等,总而言之,不如对卫生工作抓得紧、措施多、力度大,但卫生与生命相比孰轻孰重?

  也许是宣传不到位,也许是大家都觉得惨案与自己没什么关系,故国人只看见公共服务业便捷服务的一面、却不知这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有不断增长的犯罪数量。故老弱幼病残和独居女性,应大大增强防范意识,决不能让外人轻易入室,以尽量避免与快递员、外卖员等单独接触,防患于未然。

  防范心理偏弱、行业规范不完整、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才会让一些社会的败类有了可乘之机。(南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