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明区将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细致的养老服务!
8月30日上午,高明区民政局副局长区卓彦带队上线高明区党风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在节目中,上线嘉宾就高明区养老服务、慈善事业、社会救助、残疾人事务等工作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并就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市民关先生表示,目前高明区的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希望加快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细致的养老服务。
“我觉得目前高明区的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目前禅城区、南海区、三水区养老信息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是高明区好像还没有,希望加快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市民提供便捷、精细的养老服务。”
高明区民政局副局长区卓彦表示,目前高明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实行信息化管理,高明区的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正在筹建中。接下来会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套适合高明区实际情况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目前我们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是实行信息化管理了,各个养老机构内部也都有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接下来会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立一套适合高明区实际情况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我们现在也正在筹建中。”
市民冯小姐很关注养老服务,她表示目前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等候时间比较长,而且有条件限制,建议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
“高明区要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轮候管理。现在想入公办养老院,都要等候很长时间,而且有很多条件限制。民营的养老机构一般一个月都要3000--4000元左右。建议鼓励社会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激活养老服务市场,减轻入住老人经济负担。”
高明区民政局副局长区卓彦表示,对于民办养老机构,目前是采取放、管、服的政策,会根据养老机构的环境、服务素质等进行市场化调节收费。预计明年将会有两家新的民办养老机构建成,进一步服务好有需要的市民。
“现在我们区的公办养老机构有5家,分别是区福利院和各个镇街都有一家敬老院。目前镇街的敬老院主要以收住五保老人为主,我们也鼓励镇街的敬老院对外接收社会老人,盘活床位资源。区福利院目前除了接收低保、五保对象之外也面向社会接收入住老人,但目前福利院床位比较紧张。我们也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兴办民办养老机构来补充我们区的养老床位。在2018年我们成立了两间民办养老机构,现在荷城辖区的民办养老机构有三家,预计明年将会有两家新的民办养老机构建成。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我们是采取放、管、服的政策,收费会根据其提供的环境、服务素质等进行市场化调节收费,民办养老机构的收费向相关部门报备和向社会公示,让老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去自由选择。”
市民梁小姐表示,目前区内有些用工企业很少会招收残疾人,希望民政部门加大力度推动区内残疾人安置就业工作。
“我觉得目前区内有些用工企业对残疾人招收比较少,感觉民政部门介入推动这项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建议民政部门要加大力度推动区内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好残疾人安置就业。”
残疾人事务科工作人员黄兆安表示,目前残疾人就业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去实现,分别是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安置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目前也设立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所,专门针对残疾人就业开展相关工作。
“残疾人就业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去实现,一是分散按比例就业,就是日常残疾人到企业求职;第二是集中安置,例如在福利企业就业;还有就是自主创业,即残疾人自主创业。创业方式中通过各类的培训,例如烹饪培训、技能培训等,让残疾人群体通过培训把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技能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也设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所,专门针对残疾人就业开展具体工作。”
节目中,市民陈小姐来电反映,家人多年前已经入住福利院。最近,老人生病了,家人想为老人升级全护理服务,但福利院话人手不足,无法升级护理服务,并要求家属自己另外请护工对老人进行全护理。另外,福利院的收费方式是只能在工作日通过现金缴费,没有其他便捷方式,希望福利院能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需求。
高明区民政局副局长区卓彦回应,会督促福利院尽快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也会进一步和福利院进行沟通,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逐步改进收费的方式。
“福利院是我们区内一间公办养老机构,护理级别按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确定,福利院人手不足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前段时间也到福利院去了解情况。我们督促福利院尽快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及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改进收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