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加强中层干部能力建设,是北京协和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整改的重点任务之一。8月5日,“协和名家讲坛”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作精彩讲座。赵玉沛院长及全体院领导,学科建设专项督导组正副组长,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及主任助理,职能处室正副处长及处长助理,总支书记,护理督导、执行总护士长、护士长和教学老师,协和杰青,百人计划学员,临床医学博士后和职能处室工作人员代表等600余人参会学习。
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加强中层干部能力建设,是北京协和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整改的重点任务之一。8月5日,“协和名家讲坛”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作精彩讲座。赵玉沛院长及全体院领导,学科建设专项督导组正副组长,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及主任助理,职能处室正副处长及处长助理,总支书记,护理督导、执行总护士长、护士长和教学老师,协和杰青,百人计划学员,临床医学博士后和职能处室工作人员代表等600余人参会学习。
“使动”行为发生时,被使动者的三种反应分别是抵制、服从和追随。抵制是心不服,口也不服;服从是口服,但心不一定服;追随是口服,心也服。虽然服从和追随的体现都是一个人完成了另一个人的命令或要求,但在追随行为中,被使动者却有更多的主人翁感、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组织更加有战斗力和活力。
在命令链条中,如果一个人作出了决策,得到的结果不是追随,那么他不能称为领导者,只能简单称作上司。“领袖”和“老板”这一组词生动说明了这种差别。领袖引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而老板只懂支配众人干活。这要求领导者一方面要有愿景和目标,能带领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要让员工得到成长,获得尊重,有参与感和幸福感。
好的领导者要学会用“三幅透镜”来观察组织,这三幅透镜分别是“理、利、礼”。“理”就是以理性的方式构架组织,强调各个部门彼此配合协调,使整个组织像机器一样正常运转;“利”则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强调组织中不同部门和成员间的利益分配,从而进行博弈;“礼”则是突出文化的规范作用,让组织的文化和集体的习惯驱动着大家的行动。领导者对组织的洞察,就是需要理解组织中既有理,又有利,还有礼。既要理性地进行架构的设计和工作的分配,又要关注不同部门和成员间的利益分配,还要再造和传承文化用以规范成员的行为。
在洞察组织之后,领导者还需要做到知人善任。Read to Lead:一定是先读懂了他们,才能去领导他们。需要与被管理者建立起情感链接、利益共赢。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管理追求一视同仁,而领导追求因人而异,如果领导者对于一位同事,说不出他家人什么情况,生活中最看中什么,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什么,就很难说拥有开这把锁的钥匙。加德纳说,几乎所有成功领导者都承认,对组织中的关键人物的深入了解是他们成功的前提条件。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提出了五条经典智慧:心口一致、言行一致、前后一致;让他人感觉受到尊重;待人如待己;花时间去看和被看到;对自己和下属的行为负责。这些都是人性中非常细小的一些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影响了人和人之间的互动。
五条经典智慧背后的影响力模型:第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优先级;第二步,分析研判对方的世界;第三步,确定双方的相关“货币”;第四步,处理关系;第五步,以“施”和“取”来进行影响。对于比较敏感的同事,可以采用把责难性盘问改为欣赏式探寻,将回避性顺从或粗暴式对立改为支持性反对来进行影响。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技能组合的要求不同,带队伍的管理者应当是业务运营者、价值创造者、人才开发者和意义分享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要让业务频繁运转,还要真正关心这些忙着的业务是不是能给公司和组织带来价值;创造价值的同时还得进行人才的开发,不能因为中短期的价值创造耽误组织的长远发展;在组织发展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组织是否形成了有共享意义的文化,能够保证组织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行。
带队伍的最佳实践:一是树立远见,忙而不盲;二是创建意义,积极引导;三是复盘学习,总结提炼;四是把握例外,有所突破;五是营造氛围,鼓舞士气;六是拥抱变革,勇于创新。队伍中可能会有各式各样的需求,领导者要注意到这些差异,运用不同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处理。领导者给下属需要的,而不是给下属想要的。
针对协和医院这类的知识型专业服务组织,需要让每个组织成员更有主人翁感,更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组织的高层更像一个领导者,采用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有柔性和弹性;需要向“君子领导”和“士文化”进行转化,管理者应拥有“肯操心,能着急”的强烈主人翁意识,引导被管理者“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