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修复,可能会造成数亿收入的影响!”这种突然意外让周勇所在IT团队无能为力。
即便数据中心再先进,但不可抗因素却始终存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患让全世界所有IT团队感到头疼。因此对于通威来说,核心业务随时在线就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扩建成本高昂、运维管理复杂等问题突显,异地重建一个数据中心已经不适合当下发展需求。通威希望通过公有云的环境来做容灾,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但当时所谓的“上云”,多是基于云服务商的框架,“说白了就是卖IaaS,而且大多数上云案例就找那种关联度不高的业务,比如人力资源等。这种上云对于通威来说没有很大的意义。”周勇坚定认为:“要上云,就要上我们的核心业务。”
考察了一圈之后,通威找到AWS、四川知行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一些APN合作伙伴,试图以通威为案例,打造出一个传统企业低成本上云的标杆。
对于通威来说,支撑其高效运转的是FBC(融合业务云):“这个系统有多复杂呢?它是一个应用集,包含了我们的门户、BPM流程、身份管理、ESB,还有知识管理部分。它跟我们其他系统全部有关联,有500多个接口,跟其他三十个左右系统都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和集成。”
这个系统的停摆,意味着通威将不能顺利完成报销、出差等等流程的自动化。“放眼中国,没找到这么复杂的上云案例”。为此通威也和AWS以及APN合作伙伴不断地试错,甚至中途有过放弃的念头。
“上云容易”原因在于数据部署上去就好了,但上云的关键是:如何保证云上和本地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对于通威来说,本地的数据交互原本是通过万兆网络进行,自然不存在问题。但是上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