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学校,都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能撑起师生记忆中那份迷人的文化灵性和专业高度,能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天堂般完美的阅读之门。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每个人获取新知识的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从阅读能力到信息能力,从信息能力到媒介素养……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一个完美的学校图书馆必须懂得,信息素养是未来学生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学校教育回应信息化时代学生自主性的物质基础就是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而图书馆作为学校知识和信息最为集中的场所,不仅是书籍的聚集地,更是实体和数字学习空间的共同体,是学生阅读、研究、思考、创造的创客空间,是学生实现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并获得个人、社会和文化的成长的资源中心,是融合了各样的阅读活动与课程的立体流动的生态课堂,是学生及教师收集信息和学习知识最为准确、快捷的发生地......
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学校的一类教育理念、一种空间表达、一次品牌营销、一座童心乐园。审视一所学校的图书馆,即可窥知该校的教育理念,它不关乎阅读或图书馆本身,它关乎学校未来五年甚至更久的整体发展定位。
我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图书馆相关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是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未来中小学图书馆素养体系的构建将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将图书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促进图书馆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图书馆成为支持教与学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真正发挥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力。
图书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追求知识的最大限度共享与无障碍传播,以实现知识与信息领域的社会公平。尽管世界各地图书馆的设施与运作不尽相同,但学校图书馆均是通过提供资源、活动与服务,提供一系列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空间进行独立的探索性学习,以鼓励和支持学生、教师和社群的学习,让学习的延伸超出图书馆的围墙,拓展并个性化学校的课程教学。
未来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空间。通过独特的空间、可移动的桌椅隔断等让学生与教师通过简单的移动或者重新安排来快速改变空间质量;通过半私人的开放空间设置,帮助合作小组共享信息与交流;通过安静的隐匿处设计,帮助学生专注并深入学习;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打造动态、多维、互动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图书馆情感体验与阅读兴趣,发挥场馆环境的隐形课程资源效能,让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更好的发挥。
带着对图书馆多元化设计的未知与憧憬,11月,我们以上海市独具特色的两所学校图书馆为依托,从场馆体验,到课程设计,一起开启图书馆新的研修之旅。提升未来教育力,从图书馆体验开始 ,您不容错过!
“2”——2场关于图书馆课程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以及图书馆定位的主题工作坊探究;
此外,经过此次研修营,你将收获图书馆运营设计的密码,解锁图书馆课程设计、图书馆学科教育资源融合、阅读教学设计与活动指导、图书馆多元运用等干货。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2017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全国“有重要影响写作教学名师”,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群文阅读、班级读书会倡导者。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出版《和孩子聊书吧》《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让孩子学会写作》《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等著作。为孩子编著《作文九问》《小学生群文读本》(6卷,浙少社)《小学生老舍读本》《小学生苏轼读本》等。
合肥市望湖小学图书馆主任,合肥学校图书馆老师协会理事,高级教师,《我的图书馆课》主编,《童书玩转语文课堂》编委,两次受邀参加世界华语学校图书馆论坛并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