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量不说话,得罪人,您有几斤几两, 自己玩吧。说多了没用,教会您,对我没好处。
有知识的人,最好不要跟无知识的人说话,无知识是的人一般的德行不够。您告诉他们一些东西,他们就要找您麻烦,嘲讽您。没必要。
偏门,也就是旁门、左道、非正途;捞偏门就是使用违法、犯戒、打法律政策擦边球等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虽然道德和法律风险巨大,但是获得的收益却往往是正规合法渠道的几倍甚至几百倍。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网络上捞偏门的手段很多。不仅表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的钓鱼诈骗、电信诈骗、勒索病毒等,更有很多平常不容易察觉的方式。
小编在这里,不是鼓励网友去学习捞偏门,而是提醒企业和个人警惕这些不法的手段,并能够做好防范,尤其不要成为捞偏门不法一员的“猎物”。
近日,浙江东阳警方抓获一伙46人的犯罪团伙,追缴赃款100多万元。该团伙假冒他人信息注册网约车账号,然后以一条80到30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想注册网约车、但不符合条件的人。不符合网约车规范的人去开网约车,由此造成的危害不再赘述。
事实上,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凡是在一些用户量庞大的UGC平台 ,都会有各类仿冒账户的情况存在。例如微博上有很多冒充大V的账号,一般是名字前后有个不起眼的符号,经常在热门微博下发布广告、给粉丝发私信荐股。
此外,在抖音等很多短视频直播平台上有一些假冒的明星账号。利用明星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粉丝,向粉丝兜售商品、借钱、充话费、推荐产品。然后把积累的粉丝吸引到其他工具上,再进行深入的牟利或诈骗。最后可能讲虚假账号转售给其他个人或组织。
1、购买信息或账号。从黑市买网站、平台上的账号、身份证等信息进行注册、篡改、认证。
3、养号吸粉。利用爬虫等工具,从媒体、微博、微信等各公开平台抓取目标人群的信息、照片等,并定期进行更新发布。并各种平台内推广,总之吸网友关注并成为粉丝。
4、盈利。针对粉丝进行广告宣传、商品销售,并建立粉丝群,进行进一步欺骗等。
这段时间,各地警方公布了多起微信“卖茶女”诈骗案。以北海警方公布的为例,不法分子从今年3月至今,已先后诈骗19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500万元。他们统一用美女照片作为微信头像,通过添加陌生人好友,博取对方的同情和信任。待时机成熟后,再以劣质茶叶骗取钱财。
前几天,网上热传一红木销售同学与某“成功大师”的微信聊天记录,最后,“大师”崩溃的删除了该红木销售同学的微信号。其实冒充大师的微信号也加过我,由于自己缺乏耐心,只回复了一句“想看看你怎么骗人”就被对方毫不留情的删除了好友。
1、购买信息或账号。从黑市买网站、平台上的账号、身份证等信息进行注册、篡改、认证。
3、批量添加好友。通过微信群、一对一、个别自媒体和网站诱导广告等,批量添加好友、批量加群、诱导添加好友。
4、策划答复。组织内容,策划剧本,在这些虚假账号上批量发送信息;有人应答,就一对一进行诱导回复。
5、盈利。通过索取红包、博取同情、推广商品等牟利;只要有1%的受骗也是一本万利。
这些捞偏门的不法人员是通过技术手段的规模化操作,很多账号是一套自动化、并设定了详细流程和节奏的程序在运行。所以,你以为对面互动的是人,其实是一个僵尸号;你以为对面是美女,其实是一个抠脚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