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网络扶贫案例、典型案例公布——贵阳高新区四个案例榜上有名

2019-10-26 10:21

  10月份,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公布了《2019网络扶贫案例入选名单》,名单列举了十大网络扶贫案例,49个典型案例,贵州6个案例榜上有名。其中高新区贵州省网络扶贫公益广告项目、贵州农村电商综合扶贫、“通村村”农村综合生活服务开放生态平台、互联网+医疗扶贫4个案例上榜。

  10月份,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公布了《2019网络扶贫案例入选名单》,名单列举了十大网络扶贫案例,49个典型案例,贵州6个案例榜上有名。其中高新区贵州省网络扶贫公益广告项目、贵州农村电商综合扶贫、“通村村”农村综合生活服务开放生态平台、互联网+医疗扶贫4个案例上榜。

  在这次活动中,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贵州省网络扶贫公益广告项目”获评为“2019网络扶贫十大案例”,与中国扶贫基金会、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三快在线(美团点评)、唯品会等国内知名机构与企业同期被授予荣誉,榜单含金量十足。

  网络扶贫公益广告是从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中选品进行内容制作,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沿河新景椪柑、沿河糯米包子、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岗锌硒茶、正安白茶、从江香禾糯、威宁土豆、罗甸火龙果、望谟板栗等产品的素材,创新宣传内容,制作了图文、视频、H5等刊播素材对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资源进行广告刊播,线上依托电商云公司旗下自主运营的那家网、到村里、美乘生鲜团购平台及天猫贵州原产地官方旗舰店、京东贵州扶贫馆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同步上架销售扶贫产品。

  能够从近200个参选案例中脱颖而出,不仅仅因为“贵州省网络扶贫公益广告项目”具备独特性和创新性,同时也得益于该项目自开展以来取得的实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扶贫效果显著。截至2019年9月初,刊播广告点击总量近2000万次,各地区扶贫产品累积销售额达2000万元,各扶贫重点区域发展获得了全新助力。

  在这次活动中,电子商务云承办的另一个案例贵州农村电商综合扶贫也成功入选。贵州农村电商综合扶贫是通过创设“平台+服务+大数据”的新模式,积极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想点子、找路子、赚票子,搭建“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贵州产品推出去,让贵州的小农户融入全国大市场。在贵州农村电商综合扶贫项目带动下,曾经偏远落后的贵州乡村已然成为“黔货出山”的“大后方”。

  在贵州省雷山县的偏僻乡村里,村民都习惯用手机打开“通村村”APP,查看沿途的客运车到达村里的时间,合理安排出行。“通村村”是位于高新区的贵州智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在雷山县试点建设的全省农村客运出行服务平台。

  通过雷山县的试点,探索出以平台数据赋能为“切入点”,以县运营中心为“立足点”,以村服务站为“支撑点”的“平台+县运营中心+村服务站”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通村村”平台是全国唯一解决农村出行难、学生上学返家难、货运物流难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整合乡村客、货运力和出行、物流需求,为农村老百姓提供班车、包车、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学生定制班车、购票和快递进村、小件快运、电商物流、农村货运等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和物流服务。

  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将人、货、车三者供需高效调配,一方面降低了农村客运运营成本,便捷了农村群众出行,另一方面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畅通了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对电商下乡、黔货出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为交通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模式。

  目前,已完成全部88个县(市、区)“通村村”调度中心建设,实现系统部署上线月底,全省共建成村服务站7000余个,累计注册用户超过50余万人,累计服务群众超百万人次。

  “我的手痛风10多年了,10年来买了很多种药吃了也没好转,觉得不是什么大病也没去医院看,自从朗玛信息给我们贫困户患者发了常见病药品,我拿了些治疗痛风的药吃了,手好多了。”习水县永安镇永和村68岁的刘治分说。

  作为贵州本土成长起来,且入选2019网络扶贫案例的朗玛信息,依托互联网医疗优势资源,围绕精准医疗扶贫、改善贫困群众就医难等痛点,建立互联网医疗点,开发“贵健康”APP,搭建“名医同心基层”医疗平台,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部分常见病、多发病首诊、慢病健康咨询服务、在线问诊、在线预约等,为广大群众就医看病提供了便捷。

  同时,朗玛信息开设了集39问医生、名医在线、就医助手、药品通、疾病百科、医院在线余万种药品及全国3万多家医院资源,通过远程医疗,让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与欠发达地区有效对接。

  截至目前,每天免费为全国2000多万患者提供寻医问药、慢病咨询及健康管理服务,每月访问量超过4亿,其中每年累计为3000余万名贫困患者提供免费的慢病治疗。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