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把数据当成信息,互联网时代让数据发挥价值,让人们相信人眼前看不见的数据世界。数据到底有什么用?
工业时代的福特汽车生产线是集大成的产物,没有电和钢铁就不会有大规模的生产。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云计算就没有云存储以及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试图将任何东西都跟大数据扯上关系,认为大即是多,其实这样的说法很不准确,其实对于数据:大并不重要,在线才重要。换句话说,流动数据的价值比死的数据的价值这有本质的区别的。数据要产生价值,必须:连接、流动、共享起来才能让其价值发挥出来
真正的竞争力就像我们把沙子变成硅一样,把人人都拥有的东西变成财富,这正是大数据厉害之处。硅是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成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著名的硅谷最初就是从事半导体加工产业开始的。互联网上,内容就像沙子,是免费的,没人有能垄断,真正让他发挥价值的是让它在线起来。流动起来,分享出现,互动起来,产生更多的数据,才能产生核心竞争力。
所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要看其真正的计算能力。中国是数据贡献最大,服务器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都是基础,要加上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数据是战略资源。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在淘宝上消费不是别的,就是数据。QQ上有我们相关的朋友数据,打车软件上有我们的出行数据,这些都是数据,数据的积累和运算在后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数据远比功能要重要。但这些都是利用数据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只是数据价值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对大数据的理解还在初级阶段,天文望眼镜,是大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未曾看到是世界;显微镜让我们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世界。数据的真正价值是让我可以预见、发现更多我们以前不可能看到、做到的事情。
在普及云计算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其实已经不再是技术和常识的界限,而是人性的考量。你是否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未来成功的基础放到云上,这需要勇气和自信。双方需要巨大的信任基础,信任一旦破产,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中国曾是信用最好的国家,我们最使用纸币,在唐宪宗年间(公元800年),我们使用“飞钱”的纸币作为凭证,那是最早期的纸币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比如美的、飞利浦等将自己的数据和计算能力交给阿里云,这其实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自信。
我们经常讨论开放和分享,开放不是免费,开放的意义在于原则上让大家处于平等的关系。分享的关键是让资源不那么容易独占,垄断没有那么容易形成。比如现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垄断,山区的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源远比城里的少,在线的开放和分享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公开让每个孩子享有。
在线的分享和开放,是你真正去跟别人合作,而不是竞争,只有这样,彼此才能建立信任。即使有一天云计算没有了,信任仍然是我们社会的重要资产。
计算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在互联网时代,事物之间的区别不是有物理形态决定的,是由其服务形式决定的。
云计算和非云计算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计算是否在线的,计算是否通过互联网完成的。这样决定了云计算两个重要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很多用户,其实云和电一样,早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
我们通过云计算让数据流动更快,让计算成本更低,阿里巴巴每年投入10亿在云计算上,但真正的关键是我们相信在线,相信计算在线对社会大众的价值。现在中国绝大部分的数据中心都不是云计算,数据中心只是一个物理概念,它并不意味着云计算,现在很多公司的云计算也只是解决自身业务的计算需求,所以也不能成为云计算,真正的云计算,应该是通用的、整合的计算平台才能称之为云计算。
比如我们在淘宝上买一件东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能力,和不仅仅是数据的传输,计算在中间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计算是公共服务,云也应该是公共云,我们所说的,健康云、教育云、电商云,其实应该是云的一部分或者垂直领域,应该都是公共云的一部分,云计算应该是一个整体和和通用的形式。应该是云计算中的云健康、云教育和云电商等。
计算能力是云的核心。那什么样的云计算才是好的呢,那就是:能够供、便宜用、安心用。就像电一样,插上就可以用。计算需要规模化,规模化可以让成本降低,让计算更加普及,规模化才能促进云计算的爆发。两者的作用是彼此的。
云计算是新的基础设施。从整体上讲,它远远超过了一家公司的意义,亚马逊解决了云计算的服务本质,谷歌则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但没把服务做起来。
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技术的难度,当阿里云做到规模之后,就不可能再依赖别人的技术,所以我们研发了“飞天”平台。其整体设计始于2008年。从某种意义上,飞天是一个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资源管理,飞天的底层是数据中心,与成千上万的服务器相连,对每台服务器的CPU,内存,存储,连接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你可以把它抽象成一台计算机,并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服务。飞天系统也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有机体,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这一平台上,实现了电子邮件、搜索、地图、弹性计算和数据处理等众多功能。这样的架构设计跟亚马逊的物理集群模式不一样,阿里云的所有服务都是共用一个系统内核、同一套分布式文件系统。这与谷歌的架构有些类似。
云计算是一个基础的服务平台,让很多互联网创新和创业更加容易,唱吧一个产品让几千万人把KTV搬到了在线,它也是众多依靠云计算的案例之一,云计算让你可以做一个不能做的规模,让你可以做以前做不了的事。
1925年,空调的出现,让之前只能在白天,而且只能在冬天才能看的电影搬进了电影院,让大家可以在凉爽的房间里观看电影,这是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是两样东西的结合产生了化学反应。云计算也是一样,它与很多产业结合,会不断衍生、不断变化、不断创新新的东西。
加入阿里后,王坚开始提出“去IOE”,把云计算的计算本质,植入阿里的IT基因中。“去IOE”彻底改变了阿里集团IT架构的基础,是阿里拥抱云计算,产出计算服务的基础,“去IOE”本质是分布化,让随处可见买到的商用电脑架构成为可能,是云计算能够落地的首要条件。
2012年“双11”阿里巴巴创造了191亿的日成交记录,其中20%的订单是由云计算处理的,买家买一个东西只需要点击购买,这个动作会指向两条路径,一条是支付,另外一条是商家的ERP,需要从商家库存中获取是否有库存,还剩余多少,把买家的ERP系统完全架设在云上难道是非常大的,但这样做为卖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提升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卖家给了阿里云充分的信任。
云计算是一场改革,给客户创造业务价值的意义,要远超过成本本身。阿里去IOE的成功,让云计算彻底改变了传统IT基础架构。
云计算和大数据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变革,阿里云抓住了这个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