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积极拥抱单身经济“单身之殇”何解?

2019-11-11 01:24

  有人说,从这个世界不再惧怕孤独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将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姑且按照这个逻辑去审视周围,似乎,也有说得通的地方。不再惧怕孤独的变化最先体现在消费行为上。据天猫发布最新数据报告显示,“一人经济”强势来袭,过去一年,迷你微波炉与洗衣机的销量分别增长970%和630%。“一人量”商品成销量增长明显,微装大米与红酒销量最快,社交属性最强的火锅明显缩水,速食小火锅购买人数同比增加208%。

  时至今日,单身经济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民政局在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4亿单身成年人,平均结婚年龄27岁,一线万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将上升至9200万。形势之下,各行各业都在顺势而为,积极拥抱单身主义,无论衣食住行,皆细分出不少“小而美”的枝节。总是努力多变在每个风口最顶端的互联网,在拥抱单身经济时也上演了戏剧化的一幕。

  “是游戏不好玩?手机不好刷?剧不好追?还是爱豆不好看?生活好好的,我为什么要谈恋爱?”这是27岁的酒店前厅经理小K在拒绝家人安排相亲时所给出的理由。玩笑归玩笑,这句话却在近几年成了不少人享受单身的标准答案。

  互联网在超前支配着多数人业余时间的同时,顺理成章地将孤独挤出门外。此前,国金消费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在报告中指出:互联网催生出的电竞、二次元以及长短视频成为单身人群精神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害怕自由支配时间的减少,是单身人士放弃婚姻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婚主义者晓伟是一家酒吧的驻场歌手,“现在很多人崇尚单身主义,说白了,还是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没以前那么无聊了!只要一部手机,谁都能自己过一辈子,干嘛非要结婚?”

  忙碌,充实,有趣,业余生活丰富等因素构成单身主义体系。互联网不忘拥抱单身经济,殊不知,相比社会与经济因素,被互联网潜移默化改变的生活方式也在“助攻”单身主义。或许正是互联网与单身人群的关系存在特殊而亲密性,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后的单身经济也在“反哺”着互联网,已经成为某些产品用户画像里不可割裂的一部分。艾媒咨询调查显示,2019年最受单身用户喜爱的APP前十名涉及行业广泛且均匀,包括零售配送,婚恋社交以及在线旅游。其中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饿了吗”、“美团”、“soul”、“珍爱网”以及“陌陌”。

  另一个方面,微软发布名为“小冰”的机器人,深受单身人士欢迎,成为虚拟服务的典型例子;在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中,25-35岁的单身人士占比达45.88%,贡献超过530亿元销售额;据悉,从美团点评公布的2018外卖数据来看,2017年,20~30岁单身人群贡献了65%的订单量,外卖一人食消费成为主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单身人士也正逐渐成为理财主力军,艾媒数据显示,2019年,62.4%的中国单身网民有理财习惯,比非单身网民高出11.9%,超半数单身网民个人月均理财投资金额为3001-9000元。

  显然,这是一个广义上的群体,他们的诉求圈层十分广泛,甚至能间接衍生出下一个单一维度的经济群,譬如宠物经济,根据《2017年宠物主人画像报告》显示,养宠人群中单身人士占比高达41.4%,这也强烈表明其创造力有无限可能性。反过来,互联网常常对当前的消费趋势投入颇多关注,甚至有时候会发酵一个群体,击穿其诉求,单身势力显然已经超前成熟,大范围的高效反馈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浩浩荡荡的单身大军充斥互联网时,却出现了一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线婚恋市场。按照常规逻辑来讲,这应该是单身人群规模扩大下影响最直观的行业,然而,事实却颇惹人寻味。

  此前,艾媒数据调查显示,随着我们单身人群的不断增长,2016年中国移动婚恋社交市场规模达28.04亿,较2015年增长36.1%,预计2019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虽然市场预热已久,行业参与者却在寒冬中挣扎,整体水平依旧处在不及格状态,甚至被外界打上一个“丧”字评语。换句话说,单身经济覆盖面之广,似乎并没有荫蔽到这个行业。

  相关数据显示,百合网在2013年到2016年期间持续亏损,亏损金额从3306万元增加到1.14亿元不等。行业领头羊的珍爱网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也仍在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1.41亿元、1.25亿元。2018年有缘网IPO招股书显示,有缘网月活用户从“超800万”下滑到“近500万”。事实上,除了持续高额亏损与用户数量严重缩水外,婚恋平台的获客成本也在逐年增高,2015至2017的三年时间里,有缘网的获客成本从50元增长到100元。易观公布的数据显示,用户3个月内平均打开婚恋APP次数仅在60次左右,有些小型婚恋交友APP被打开的频次更低。

  或许,一方面是潜在用户群体扩大,另一方面是社会婚恋观趋于碎片化,意识淡薄。总之,目标客户定位精准的在线婚恋平台,在繁荣的单身经济下并没有被激起太大的浪花。在“一人食”的销量居高不下时,单身主义也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潮流思想,回头再看此时的在线婚恋市场,只怕每一步都要走得更加谨慎。当然,如果说在线婚恋的落单是当前单身经济里的一大遗憾,那互联网里的“单身之殇”远不止这一点,毕竟行业不景气也与平台自身脱不了干系。撇开商业层面,互联网造就的虚拟世界无奈地被动成为逃不开的原罪。

  日本的经验表明,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恋爱,是因为在动漫,游戏或者追星等虚拟环境里,可以更简单直接地获得情感的满足。我国也不例外,来自36Kr的调查数据显示,二次元人群中已婚人士比例仅11.06%。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青年(15~34周岁)每天用于线下社会交往的时间,平均只有16分钟。

  此外,去年8月份,BOSS直聘发布的《2018中国职场青年感情状态调查》显示,互联网行业单身率高达44%。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人单身的原因几乎千篇一律,70%的人是因为不擅长与异性交流,交际圈过于封闭。生活方式纵然带来生活观念上的改变,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单身经济的背后,无法忽视的是隐藏在虚拟网络里的,对现实社会的怯懦与抗拒。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身之殇”。

  目前看来,单身经济似乎已成“众星捧月”之势,商机随之而来,消费服务朝着“小时代”进阶。微火锅的动向尤为明显,海底捞、自嗨锅、莫小仙等品牌纷纷推出新品种,今年2月份,中国武汉开了一家格子式火锅店,食客有属于自己单独的小隔间。孤独经济白皮书显示,房地产界针对独居人士专门推出40平左右的小户型。

  近年来,资本追逐单身主义之际,外界也不乏“唱衰”之声,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社会价值的考虑,按照长短期的效益对比,侧面显得单身经济有些不进则退了。2016年,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低欲望社会》,副标题叫“胸无大志的时代”,书中着重提到了日本单身群体扩大,出生人口减少影响经济的现实问题。反观国内,对单身经济的价值意义褒贬不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宁博士表示: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因为单身人士面临的责任小于已婚同龄人,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闲散的人生态度,这很容易转化成缺乏工作动力。

  而国泰君安分析师訾猛则认为,从国内单身人群画像看,高可支配收入、高消费倾向、个性化消费需求是其主要特点,其年消费规模可达13万亿元,如此看来,单身经济蕴含巨大消费机遇。

  诚然,二者立场不同,我们并没有直接证据去证明孰对孰错,但仔细想想单身主义备受推崇,所折射出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现实?此前,张宁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诸多不满,结婚的成本与婚后的经济压力进一步促使正反双方矛盾升级,围绕现实问题,此消彼长。观察周围的单身人士,在消费意识上秉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前提下,消费行为自然随之多样化。根据《2019年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显示:单身群体消费特征总结为花钱买方便、花钱为了悦己、花钱买寄托以及花钱买未来四点。或许,正如訾猛所说,单身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机遇,消费风向的转变,给市场无限遐想的空间。然而,这也仅仅是站在资本的角度而已,我们无法抛开大环境,单纯地从某个角度来看待这一社会现象。对单身人士而言,尽管社会的宽容在纵然他们,经济的严苛也同样造就了他们。

  1、中投投资咨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投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五个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详细]

  2015年底我国“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其中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为“十三五...[详细]

  大数据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与商业变革,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焦点,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详细]

  2016年之后,在去产能、外需复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有一轮明显强劲的复苏。在2017年初,这一轮复苏达到了周期性顶部,名义GDP增速达到11.7%。...[详细]

  娱乐产业作为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不断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许多国家,娱乐产业俨然已成为...[详细]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体育产业加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消费明...[详细]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5.61万亿元,到2020年国内大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详细]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于IBM实验室。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详细]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粗放式的资源驱动难以为继,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极,是“基础的基础”,是其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蓬...[详细]

  有人说,从这个世界不再惧怕孤独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将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姑且按照这个逻辑去审视周围,似乎,也有说得通的地方。不再惧怕孤独的变化最先体现...[详细]

  “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系统功能逐步完备,25个二级节点已完成部署上线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突破4亿,日均解析量超过100万次...[详细]

  联想集团披露的第二财季财报显示,本季度,联想集团营收达948亿元,实现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0%。报告期内,公司...[详细]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至本月6日,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突破4亿,日均解析量超过100万次,预计年底标识注册量将突破10亿大关。 1...[详细]

  10年前,一曲《QQ爱》在非主流时代成为年轻人的潮流;10年后,一首《微信爱》成了中老年人的心头所好。 伴随着国内互联网的普及,...[详细]

  随着中国泛文娱产业进入全面付费时代,在线音乐市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音乐,早已成为年轻人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户的...[详细]

  “来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在你右边画一道彩虹” 大多数人可能是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抖音短视频等平...[详细]

  最近,区块链火了。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比特币虽然被大家知晓,但却显得十分遥远。实际上,区块链并不“高冷”,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详细]

  以“音响之都唱响中国”为主题的工业互联网走进花都音响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活动在花都区成功举办。 花都,素有 “中国音响之都&rdq...[详细]

  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在济南举办。当天下午,由中国移动承办的“5G时代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举行。来自中国移动、北京邮电大学、华...[详细]

  ·2019-2023年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3年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移动电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二手车电商行业商业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9-2023年中国中药电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共享经济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面对大数据时代到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如何适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转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起中国的...

  近日,“区块链”成为一大热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日前表示,区块链推动数字化转型...

  记者注意到,随着2019年4月中国债市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市的投资日...

  近日获悉,智能家居领军企业欧瑞博ORVIBO宣布获得恒大高科技集团的Pre-IPO轮战略投资,目前正...

  ·专注提高处理器AI算力的Neural Magic获1500万美元种子融资

  多家券商投行子公司业绩翻倍 昨日晚间,上市券商10月份业绩公布完毕。36家券商实现营收(合并报表...

  有人说,从这个世界不再惧怕孤独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将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姑且按照这个逻辑去审视周围,...

  ·【投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完成3000万美元C轮融资

  2019-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石墨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四卷)

  2019-202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半导体行业产业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智慧养老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更多

  详细

  ·【中投读统计】GDP——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