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毛庆通讯员赵梦琪)综合科学知识比拼、无人机、机器人谁将成为最终王者?11月2223日,作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省教育厅立项,省科协、省文明办、省科技厅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31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总决赛在南京科技馆举行。金钥匙科技竞赛在我省已经连续举办了24年,影响广泛。近年来,承办单位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不断提升活动品质,目前整个活动包括了综合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教育、快乐科学校园行、校园之间科技竞技、初三年级CESL科技活动、儿童科学幻想画大赛、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苏台青少年科技交流等项目,真正成为培育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综合性活动,已成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重要活动之一。
本届竞赛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赛程,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宿迁、镇江、连云港等地设置分赛区,来自省内各地区的2200余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参加总决赛,向最终冠军发起挑战。赛题内容有哪些创新,赛事设置有哪些亮点,参赛选手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最后总决赛的答题环节中,选手均按照小学、中学、高中组分类,分别起立进行抢答答题,比脑力的同时更是手速的大比拼。据悉,本次比赛分为:科学考考你、抢答题、综合题和演示观察题四种题型。比赛过程中分别运用到了答题器、抢答器等设备。为了确保赛事公平,现场对答题的设备也进行了精准的调试,机器计分的形式更加智能,比赛结束后,选手可以当场看到自己的答题情况和赛事排名,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比赛的效率。
虽然不少选手都在打听赛题内容,但小编揭秘,本届赛题不仅有趣有料,更是考察的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主持人读题,选手答题。本届比赛还增添了视频提问、大咖提问、动手操作等提问形式,通过观察生活细节、观看新闻热点、听取大咖解读等形式,对生活中的天体物理、化学成分、生物科学、尖端科技等都有着一定的涉及。想要知道比赛赛题,还应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
历届金钥匙科技竞赛都有着“关注时事热点、紧贴社会生活”的特色,赛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更是热门话题。最近关注了哪部热门电影,又阅读过什么热门小说,新闻中又有哪些尖端科技产品?这些都将是考察范围。赛题内容既兼顾了知识性又具备趣味性,对参赛选手的知识储备量和动手能力都将是不小的挑战。
据悉,本次竞赛的赛题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讨论,组委会专家团对赛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科学原理进行不断的演算,确保赛题的科学性及答案的严谨性。决赛现场,现场的智囊团嘉宾更是重量级,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到场为选手答疑解惑,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通过视频对选手进行提问,还有众多专家教授和知名学者到场参与,随时对选手的提问进行解答,充分营造具有科学严谨性的知识氛围。
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包含仿生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陆地机器人等各个项目。其中仿生机器人以现场制作、现场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设计、结构、材料等),培养学生独立动脑动手创作的能力。无人机花样队列赛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比赛,参赛队员操控各自的无人机,同时起飞升空,在起降区域上方完成各种编队任务。考验选手DIY动手、飞行器操控、智能编程、安全法规意识等方面的能力。陆地机器人以“障碍”“足球”“接力”为主题,运用开源硬件与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智能车的搭建、调试及比赛。
同时,总决赛的现场还设置了无人机、机器人、编程设计等人工智能展示环节,更是有精彩的机器人编舞、机器人滑板车载人演示、格斗机器人编舞也会集体亮相,整场比赛更像是一场趣味横生的科技盛会,参赛选手不仅可以接触到科学大咖,更是可以了解前沿科学知识,感受前沿科学文化,为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质不断助力。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行风监督电线 本报投诉举报电线 电子邮箱:[email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