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首个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在中原区试运行,每天满负荷运行可处置厨余垃圾约600吨。
按照统一部署,到2020年上半年郑州市中心城区9个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垃圾分类将形成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的完整“闭环”。
12月1日起,《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施行,这标志着郑州市正式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生活垃圾“先分后混”一直是垃圾分类工作的短板,而各区正在加快建设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12月1日分拣中心将正式运行,以厨余垃圾为例,每天满负荷运行可处置厨余垃圾约600吨,可以满足中原区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处理需求。”中原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中原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是河南省首座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基地,占地约23亩。
该分拣中心投运后,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在分拣中心内实现初步的分选、捆扎、压榨、暂存等预处理,然后可回收物流入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行再生利用,有害垃圾交由有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压榨脱水后运往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其他垃圾通过小区—中转站—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时,中原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还设有一座可回收物分类储存仓,将小区里的可回收物,如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等分类储存,统一由下游资源化企业回收利用。在技术方案选择上,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充分考虑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邻避效应,在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同时,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在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中,探测到了水汽,且其50%的...[详细]
自己的“人脸”等生物学信息掌握在别人手上,有的商家甚至对消费者的人脸信息深入分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