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十一五成果的第一页,就是提到了中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技术的突破;而在十二五的规划中,也明确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发展规划。就在两会召开前夕,空间技术专家向媒体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
两会召开期间,戚发轫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即将进入力学和热性能测试阶段,神舟八号飞船也将于3月中旬完成电性能测试。同时他还特别指出,此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中国自行研发的,中国是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而在飞船的研制上,中国也有自己的特色。
政协委员戚发轫:“美国人确确实实他一开始做的时候,他就把返回舱做的比较大,回来比上去还困难,我们就把我们这个舱就留在轨道上了。这样有能源、有控制,在轨道上工作一两年。我们变成一个小的空间实验室,我们既起到了生活舱的作用,但是又留在轨道上一个东西。”
从事多年火箭研究的包为民委员透露,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行了多达170多项的技术创新,极大提高了火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政协委员包为民:“比方说我们低频的一些振动的问题。这个我们现在做了一些蓄能器,效果很好。原来是大卡车,人坐上去感觉很颠,那么现在我们就可能上去就会好一些了。另外在可靠性方面,我们还采取很多独特的一些技术。包括我们这个火箭一些紧急性关机的一些技术。这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的。”
本台记者陈慧慧: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仍有很大差距,但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探索未知深空,是一个大国自信心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央视记者,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