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计划”学员对话世界顶尖科学家

2020-01-29 15:04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高中女生火了。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15岁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简称华师大二附中)高一学生谈方琳引发热议。

  最让网友惊讶的是谈方琳早在初中阶段就凭借课题“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专项奖一项;“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奖(唯一初中生获奖者)、一等奖。她的研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那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作为应用,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

  去年与诺奖得主交流后,一年来,谈方琳更加努力,“和这些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些数学上的小研究。”

  面对这些世界顶尖科学家,来自北京四中的王砚弈并不怯场,积极地参与讨论。2016年,正读高一的王砚弈以“一种快速自稳定影像平台”项目获得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来自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的潘柏乐于2018年入选“英才计划”,师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童叶翔教授。去年,潘柏乐参加科研项目并作为第三作者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今年5月,潘柏乐和团队凭借“利用废弃物和太阳能对抗淡水危机花生壳基活性炭/缺陷MoS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脱盐性能研究”项目,拿到了代表中国出征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瑞典总决赛的入场券。

  来自杭州二中的陈逸晗说:“当我们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幻想去问同桌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时候,他们开心雀跃地对我们说,只要科学在发展,这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会成为现实,这也是让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一直以来,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学术交流平台,创造学生与顶尖科学家的交流机会,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长见识;重视英才学员追踪工作,注重以活动促联络,为英才学子提供长期服务。此次论坛是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首次组织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6个省市的“英才计划”学生参加该活动,论坛得到往届英才学员的积极响应。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