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圣陶大语文“笔随心动心为笔神”教学获盛誉

2020-03-19 04:08

  魏梦琦老师当年是有名的高考状元,现在是巨人学校圣陶大语文的优秀老师。在念书的时候,魏梦琦连续四年获二等以上人民奖学金,并获“国家奖学金”。如今在圣陶大语文,她的表现同样优秀。魏梦琦的上课特点是深入浅出地用知识引导学生,同时配以气势恢弘的场面描绘,最终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与思维创新。她的课曾经在“2014全国智慧教育博览会”宁波现场直播,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万人空中云课堂”精彩亮相。

  “2014全国智慧教育博览会”宁波现场直播的时候,魏梦琦讲的是《先秦散文》。她介绍,先秦散文像一粒粒珍珠,春秋战国史则是那串珠的锦线,《先秦散文》的设计原则是“文不离史,史不离文”,否则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泉”。她还认为,学中华古代美文,不知历史而咬文嚼字,只会事倍功半,让孩子对古文畏难,兴趣早丢了大半。

  在先秦散文课上,魏梦琦先引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她从中选了“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的篇章进行讲解。课堂上,魏梦琦播放了《赵盾弑君》的视频片段,让孩子们既能读懂故事的含义,又能品出《春秋》的微言大义。接下来,魏梦琦讲了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她向学生们讲述了经典美文《曹刿论战》。由于之前她先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学生理解全文也就化难为易了。课间,孩子们分别扮演曹刿和鲁庄公,演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场景,加深对古文的理解。

  巨人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巨人圣陶大语文创始人、叶圣陶学校校长窦昕老师的《三国演义》课程更加突出了文史结合的要义。《三国演义》纵贯汉晋一百年,历史人物二百多,记录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描写了大量战争场面,是“全景式军事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也颇为罕见。窦昕独辟蹊径,用十六段历史故事展示了《三国演义》精彩故事。

  这十六段历史故事化分为多个经典小故事,分别有黄巾起义、桃园结义、董卓进京、三英战吕布、连环计、孙策立业、吕布被害、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千里走单骑、马跃檀溪、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定军山、枭雄陨落、废汉自立、兵败夷陵、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司马昭弑君、三家归晋等。在尽展巨著全书妙笔时,窦昕老师进行了不少有益补充,比如介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魅力文字中,让孩子们与苏轼一起,去追忆非凡的历史豪杰,抒发挚爱中华文化的情怀。

  叶圣陶学校副校长郭华粹老师毕业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还是首届新浪金五星教师。他在伦敦留学期间就有帮助英国人学中文的教学经验,还曾在伦敦唐人街爵禄社区做兼职中文教师。郭华粹的课程《徐志摩—再别康桥》非常有特色,受到学生好评如潮。他以自己在英国六年的学习及工作积淀,让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变得有声有色。

  郭华粹讲《再别康桥》不拘泥于诗文本身,而是首先详细介绍了诗歌作者徐志摩。课堂上,郭华粹把一代诗人徐志摩的故事向学生们娓娓道来。徐志摩本是富家公子、才情少年,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是他表弟,他拜梁启超为师,与英国学者罗素、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深厚情谊,还与胡适、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新月社”,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推动了新诗艺术的发展。

  郭华粹说:“如果不了解徐志摩其人其事,对他的作品就只能从字面上浅尝辄止。只有了解了诗人的人生轨迹,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诗文,甚至感同身受。1928年徐志摩做《再别康桥》一诗,当时正是他“诗化人生”的转折时期,诗行中那“满载一船星辉”就蕴含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同时,郭华粹还认为,只有知道新诗的“三美”—音节的“音乐美”,辞藻的“绘画美”,结构的“建筑美”,才能让学生看到流动的画面,使童心与诗作一起荡漾。

  汉语不仅是交流、表达的工具,更是与伟大先人沟通,塑造历史视野,培养人文情怀的媒介。郭华粹介绍了现代文学家的代表人物徐志摩,魏梦琦老师则讲解了《宋代诗词汇总》,赵伯奇老师通过斯威夫特作品,讲了世界各国文学,甚至涉猎到中国古代文学,突出学习文学要“知人论世”的特点,从多个视角印证圣陶大语文这一教学改革的确是高效、卓尔不凡。

  魏梦琦讲宋词“婉约派”的时候,首推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她先介绍了我国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皆出自晏殊门下,再讲晏殊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学生们很容易从其资历联想到诗句中蕴含的启迪人生的哲理。当讲到“白衣卿相”柳永、“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时,魏梦琦让学生先品味柳词《雨霖铃》的音乐美,再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感受优美怡人的境界,心随诗人荷丛荡舟。

  魏梦琦讲宋代词坛“豪放派”时,举例千古传诵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南宋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人,这些文学大家都因为金兵入侵而激起了气吞胡虏的万丈豪情。岳飞《满江红》的“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辛弃疾《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陆游《示儿》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诗句,都因为学生了解诗人的故事,记忆更加深刻。

  北京大学文学系毕业的赵伯奇老师目前任叶圣陶学校副校长,也是首届新浪金五星教师。他讲外国文学《斯威夫特》一课,同样是先介绍了历史背景,让孩子先理解人物,再将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做了最佳解读。

  课堂一开始,赵伯奇就问哪些学生看过《格列佛游记》?有十几个学生听说过但没看过,线个学生。当赵伯奇讲完斯威夫特生平,介绍完“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骃国”后,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觉得“小人国很好玩”了,还发出了对贪婪国王的嘲讽笑声;不仅觉得“慧骃国很神”了,还明白格列佛为什么“宁愿以马为友”,因为他鄙视慧骃国的“耶胡”,看穿了“耶胡”贪婪、无信的丑陋本性。

  教育工作者们公认给二年级小学生讲作文很难,讲深了,孩子听不懂;讲浅了,孩子感受不深刻。圣陶大语文低年级王牌教师张国庆解决了这个教学难题,从阅读引导到作文写作,他给低年级学生上课经验丰富,上起课来得心应手。

  曾荣获成都“新声一代”主持人大赛一等奖的张国庆有深厚的播音主持功底,他讲的每一段话语都情趣盎然。他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使学习充满快乐,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张国庆的课程《如果你乱丢香蕉皮》就让孩子们乐翻了天,在快乐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

  在正式介绍《如果你乱丢香蕉皮》之前,张国庆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英国国王理查三世率兵征战时,仅仅因为坐骑的马蹄少一个铁钉,导致战马跌倒最后国王被俘。当孩子们正沉浸在故事中时,张国庆引出了一则著名的谚语“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损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统帅;少了一个统帅,败了一场战争;败了一场战争,丢了一个国家。”他告诉孩子们“一个小隐患会引发一连串事故”,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谚语的“连锁式语句”。

  紧接着,张国庆演示《如果你乱丢香蕉皮》:看啊,只因为乱丢了香蕉皮,结果戴礼帽的人摔倒,香蕉皮飞到老奶奶脸上……摔跤人头碰了梯子,梯子上油漆工扒住了楼窗,油漆桶扣在骑车人头上,梯子倒地吓坏气球小贩,小孩子接过气球飞到空中……运货车躲自行车急刹车,后边汽车追尾一声巨响,运货车的生猪窜向马路……为救窗外的油漆工,主妇忘了油锅酿成火灾……动物园也一阵大乱,狂怒的大象也来到街头……都是乱丢香蕉皮惹出的祸!

  张国庆另外举出许多例子,告诉孩子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防患于未然”两组词句,并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如果忘关水龙头》,以此激发学生想象力。他说:“笔随心动 ,心为笔神 ,要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打好学习语文的坚实基础。”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范专业的殷程其老师的语文教学也是圣陶大语文的经典科目。殷程其讲解的课程《视听嗅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同样体现了“笔随心动 ,心为笔神 ”的特点。通过视、听、嗅、触四个层次,殷程其把课程讲解得别开生面。在讲解“听”的时候,他让学生们模拟象声词,小猫喵喵,麻雀叽喳,碗碟叮当……孩子们学各种声音,高兴极了也热闹极了。

  趁着学生的热情劲儿,殷程其又进一步问孩子们,是否“水”声全都是“哗啦哗啦”地响?孩子们纷纷模拟,于是又有了泉水叮咚、入水扑通、小溪淙淙……他再问:“还有的响声学不来,我们应该怎么去写?”当孩子们爆发出最浓烈的求知欲望时,他说:“我们要深层次地听,还要加上新奇的想象,添上生动的比喻,如静夜涛声像美妙催眠曲,暴风雨中涛声像千军万马在厮杀 ……”

  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当堂“绘声绘色”地写下作文。刘春怡小朋友在作文中写道:“走在登山的小路上,看见旁边满山红叶,像是一簇簇的火焰。脚下踩着红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我感觉浑身发热,也许是红叶发出来的吧!我们继续走着,呼吸一口空气,感觉空气甜丝丝的……”几十字的小小片段,感官体验几乎用全了,修辞手段也有多处,让刘春怡更加自信面对语文学习。“笔随心动,心为笔神”意在激活学生思维,带动他们活跃的笔尖,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面对人生一切挑战。文/游俊梅 陈连玉

  为你播下热爱语文的种子,开启渊博自信的一生!只要99元,3次课程,体验圣陶语文顶级名师的风采!11月10日、11日、12日,连续三天,我们与你不见不散!注:名师大讲堂仅限三、四、五年级的小伙伴们报名哦!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