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科技报国——科技工作者谈黄大年精神传承

2020-03-22 06:38

  新华社长春6月24日电(记者 薛钦峰、刘硕)正在长春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多位科技工作者提到了中国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称赞其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报国信念,表示要向黄大年学习,用实际行动将他的报国精神传承下去。

  黄大年生前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在国外参与过很多重大项目,发展前景很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科技报国的理想和信念。8年前,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长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率领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一月,黄大年教授因病去世,他的报国信念和精神激励了无数科技工作者。

  提起黄大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立华至今依然感到很惋惜。2015年,张立华在一次科技交流活动中结识了黄大年教授,并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2016年,黄大年想把张立华引入吉林大学的交叉科学学部,共同从事交叉科学研究。

  张立华说,黄大年跟别人不一样,他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能为国家做一些大事。“现在我跟吉大的通信(工程)学院也有一些合作的机会,从事一些‘产学研’的项目合作,我现在做的一些工作也是黄老师未竟的事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黄大年的报国精神,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黄大年精神。”

  在中国食用菌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望的李玉教授今年已70多岁,但他仍然坚持要给本科生上课。李玉说,要让大学生们从进入校门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理想和爱国情怀,传承黄大年精神。

  中国旅法生物医学会会长叶非博士在法国工作和生活多年,但时刻关注着祖国的科技发展。叶非说,黄大年是众多海外华人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信念值得每一个海外华人科技工作者学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的爱国精神已深入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内心。很多参会科学家表示,相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会沿着黄大年的脚步继续前行,传承科技报国精神,用科技助力中国经济不断繁荣发展。

  黄大年的生命在58岁时戛然而止,但他留下的“黄大年之问”仍回荡耳边,振聋发聩,激励我辈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对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报国情怀、科学拼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当代科技人员的时代楷模和突出代表。

  35年前,“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如今,“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的黄大年,再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