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南国今报在6版刊发报道《10元包吃包住游桂林 玩3天还送礼品?你信吗?》后,引起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重视,厅长甘霖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桂林市就低价游现象进行查处。当日,桂林市多部门就此展开了联动调查。昨日,有柳州读者联系反映,其报名的10元游桂林的团在当天被紧急通知取消了。
10元游桂林,包吃包住玩3天,还赠送价值100多元的丝巾等礼品的超低价游线路背后,实则是靠游客购物弥补团费并营利。参加这样的旅游团,游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进店时间占整个行程的三分之二,游览体验自然不会好,花钱买的难免是假冒伪劣或远远高于实际成本的东西,由于不是在正规旅行社报名参团的,没有签订旅游合同,也没有收款收据,当消费者需要维权时,连组织者都找不到。
该现象经报道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常重视,厅长甘霖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桂林市就低价游现象立即查处,维护旅游市场的稳定,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自治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即将召开全区旅游市场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现场会,进一步推进全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低价游是整治的重中之重。
日前,自治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在指导、协调桂林和柳州两市开展执法联动的同时,并向全区所有旅行社发出通知,要求禁止宣传和组织低价游产品,否则依法严惩不贷。
10元游桂林现象报道后,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韦凤云非常重视,及时作出指示,要求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全方位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桂林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荣茂亲自布置,要求公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12日下午2时左右,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旅游、工商、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执法人员对曝光中涉及的相关景区进行了现场布点调查核实,同时下发通知要求阳朔、恭城等县配合调查核实。并在当晚下发通知给桂林全市旅行社和旅游购物商品协会,要求各相关企业自觉抵制接待低价团,否则,一经查实,相关部门将依法从严处理。
13日,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持续开展联合调查,虽然在景区停车场发现有外地旅游大巴停放,但均没有发现柳州市车辆。根据阳朔、恭城等县反馈的检查情况来看,也没有发现有类似团队。
所以,从目前桂林方面的调查情况来看,桂林市旅游市场上已没有发现“10元游桂林”团队现象。
可以看出,从自治区到桂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亮剑”行动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3日,读者L女士报料,其报名的10元游桂林旅游团原计划在当天出发,结果被紧急通知取消了。
L女士告诉记者,上周四她在一个吃喝玩乐的微信群里报了10元游桂林恭城和阳朔的团,发团日是3月13日。群主是一名退休的男士,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出去玩。她在群里报这个10元团很简单,就是大家接龙报名,然后各自给群主发一个10元的红包作为报名费,便算是完成了报名参团,并没有签订旅游合同。
12日,她看到今报报道10元游桂林陷阱后,中午还专门打电线元团是否还按期发团。群主说:没问题的,13日照常出发。可就在13日凌晨1时许,群里发出信息:“紧急通知:接到桂林旅行社通知,由于受到媒体报道,桂林旅游局整顿市场。因此暂时取消3月13日桂林游,改日组团等候通知。”
根据L女士的报料线索,记者以游客身份拨打了该团队领队电话,电话号码归属地为柳州,领队只说,目前该团走不了了,在谁那里报名的可以在谁那里退。记者问其是哪家旅行社,对方称自己忙,以后再说,就挂机了。
记者还设法获得了该团导游的电话号码,该号码归属地为桂林,记者拨打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此次,自治区旅游行政主管等部门迅速反应,对10元游桂林现象重拳出击,旅游市场一片叫好称快。柳州一家大型旅行社负责人说,监管部门的行动净化了旅游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南国今报官微平台的留言区,很多网友留言,反映家里的老人曾报名低价游,结果在旅途中如同被洗脑般,花费数千元买回质量低劣的商品。此次低价团被严厉打击后,愿那些老年人往后也能理性报团,理性消费。
3月12日中午,官微独家推送该事件后,网友留言无比热烈,在痛斥旅游市场低价团坑人害人的同时,也不断地呼吁人们理性消费,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周周~ZzzZ:我妈妈就是被这种低价团骗了,99块去桂林买了2000元的丝绵被回来。
隐形的翅膀:昨天我回村上还有25元1人桂林旅游,去的还可以送什么礼品,我妈上个星期也去了,买了几千块的东西,真是没有语言了。
雨花石:我家婆也去了。昨天晚上8点多才回到家!村上有4个人去10元游桂林,有一个伯母被洗脑买了个银戒指180元。问她们好玩吗?她们不说什么,问她们吃的伙食好吗?她们说没有自己煮的好吃。问她们还去吗?一个两个摇着头说不去了,一点不好玩。
凉白开:唉,我妈才去回,这个10元游桂林讲是骗人的,还是要去,当天去了才讲我听,我只能交待,这次不要买东西了啊。因为上次去了那个99元的恭城柿子节游桂林,买了保健品和一床蚕丝被花了1000多元,无语完。
Nymphy:家里老人一群姐妹刚刚报名了某旅的10元恭城三天两夜游。说是不强制消费。但是人家有办法让你自愿消费。孩子们都得上班上学,没时间陪老人三月看桃花四月去踏青五月港澳游。有些人就是抓着老人的心理,骗他们去买各种三无产品。
王俞:有些老人总爱贪便宜,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去年我爸他们差点也上了恭城那个当。他们交钱了过几天就要出发了,是有关部门出动制止,才有人主动退钱给他们,没去成,否则……
紫川§玮℃:问题是拦不住那些老人家啊,我就是做旅游的,有个阿姨非得要跟我杠,人家的就是好的对的,我们正规军就是贵的,非得比这比那。
限量版全球仅一款:专门坑骗老人家的,天下会有那么好的事,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啊,多告诉家里的老人不要贪图便宜,防骗意识要提高。
he艳:我们村也好多人去,我家婆也报了,后来说上70岁没要,退了。我说这么便宜,怕挨购物,我家婆说“管他,我去没买东西得了,没买他也不敢拿我们这帮奶佬怎样,我就带200块钱去,他丢我们在那,我们就自己坐车回”,她有这种想法,你说怎么劝得了她。
踏雪寻梅:我妈去了,是购物团的,我觉得应该加强宣传到农村,好多农村的老人家不懂这种的。
All Rights Reserved.有奖挑错客户端手机报分享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QQ空间QQ好友手机阅读分享线元游桂林后续:旅游团于发团日凌晨取消(图)2019-03-14 06:58:00来源:0条评论◎后续报道自治区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禁止宣传和组织低价游
3月12日,南国今报在6版刊发报道《10元包吃包住游桂林 玩3天还送礼品?你信吗?》后,引起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重视,厅长甘霖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桂林市就低价游现象进行查处。当日,桂林市多部门就此展开了联动调查。昨日,有柳州读者联系反映,其报名的10元游桂林的团在当天被紧急通知取消了。
10元游桂林,包吃包住玩3天,还赠送价值100多元的丝巾等礼品的超低价游线路背后,实则是靠游客购物弥补团费并营利。参加这样的旅游团,游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进店时间占整个行程的三分之二,游览体验自然不会好,花钱买的难免是假冒伪劣或远远高于实际成本的东西,由于不是在正规旅行社报名参团的,没有签订旅游合同,也没有收款收据,当消费者需要维权时,连组织者都找不到。
自治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即将召开全区旅游市场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现场会,进一步推进全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低价游是整治的重中之重。
10元游桂林现象报道后,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韦凤云非常重视,及时作出指示,要求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全方位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桂林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荣茂亲自布置,要求公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12日下午2时左右,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旅游、工商、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执法人员对曝光中涉及的相关景区进行了现场布点调查核实,同时下发通知要求阳朔、恭城等县配合调查核实。并在当晚下发通知给桂林全市旅行社和旅游购物商品协会,要求各相关企业自觉抵制接待低价团,否则,一经查实,相关部门将依法从严处理。
13日,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持续开展联合调查,虽然在景区停车场发现有外地旅游大巴停放,但均没有发现柳州市车辆。根据阳朔、恭城等县反馈的检查情况来看,也没有发现有类似团队。
可以看出,从自治区到桂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亮剑”行动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L女士告诉记者,上周四她在一个吃喝玩乐的微信群里报了10元游桂林恭城和阳朔的团,发团日是3月13日。群主是一名退休的男士,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出去玩。她在群里报这个10元团很简单,就是大家接龙报名,然后各自给群主发一个10元的红包作为报名费,便算是完成了报名参团,并没有签订旅游合同。
此次,自治区旅游行政主管等部门迅速反应,对10元游桂林现象重拳出击,旅游市场一片叫好称快。柳州一家大型旅行社负责人说,监管部门的行动净化了旅游市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
周周~ZzzZ:我妈妈就是被这种低价团骗了,99块去桂林买了2000元的丝绵被回来。
雨花石:我家婆也去了。昨天晚上8点多才回到家!村上有4个人去10元游桂林,有一个伯母被洗脑买了个银戒指180元。问她们好玩吗?她们不说什么,问她们吃的伙食好吗?她们说没有自己煮的好吃。问她们还去吗?一个两个摇着头说不去了,一点不好玩。
Nymphy:家里老人一群姐妹刚刚报名了某旅的10元恭城三天两夜游。说是不强制消费。但是人家有办法让你自愿消费。孩子们都得上班上学,没时间陪老人三月看桃花四月去踏青五月港澳游。有些人就是抓着老人的心理,骗他们去买各种三无产品。
紫川§玮℃:问题是拦不住那些老人家啊,我就是做旅游的,有个阿姨非得要跟我杠,人家的就是好的对的,我们正规军就是贵的,非得比这比那。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