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刚性需求”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2019-03-19 16:48

  (原标题:港媒: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旅游成“刚性需求”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港媒称,继2017年旅游人次达创纪录的45亿后,中国2018年旅游人数还将增加。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5日报道,中国社科院预测,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出境游人次增幅将超过发达经济体。

  据这家智库称,2017年中国内地游客在境内外的旅游人次达到创纪录的45.3亿,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13.8亿人口的3倍多。中国的旅游总人次在全球名列榜首。

  中国社科院在一份报告中还预测,2018年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境游人次增速将远超发达国家。

  报道称,过去10年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人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获取旅行证件也越来越便利,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公民出行次数增多,出行范围也很广泛。

  尽管中国旅游人次超过了其他所有市场,但中国2017年旅游收入仅为68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33人民币),相当于美国1.03万亿美元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二。在全球旅游业收入排名中,美国位居榜首。

  银河证券分析师周颖表示,“中国已进入所谓的大众旅游时代”。

  周颖说:“旅游现已成为中国人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通常指从房产到汽车等中国人认为必须拥有才能保持基本生活水平的需求。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俄媒称,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6大城市重庆、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和深圳成为全球旅游业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

  据俄罗斯卫星网10月25日报道,根据对全球65座城市的研究结果,中国特大城市成为旅游业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城市。高居首位的重庆市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约达14%;其次为广州(13.1%);上海位居第三(12.8%)。北京(12%)和成都(11.2%)分列第四、五位。深圳排在第八位(10.1%)。

  据调查,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刺激中国城市旅游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例如,重庆约94.5%的旅游收入由国内游客提供。

  亚太地区大型城市中名列前十位的还有菲律宾马尼拉(10.9%)、印度新德里(10.8%)、马来西亚吉隆坡(10.1%)和印尼雅加达(10%)。

  12月7日,一名中国游客在瑞士中部伯尔尼州因特拉肯地区的少女峰景区超级冰宫内拍摄“鸡年大吉”冰雕。中国已成为瑞士第四大客源市场,瑞士也是中国的欧洲重要客源市场之一。目前,每周有近40班次客运航班往返于中瑞之间,两国人员交往日趋便利。今年,两国双向旅游人数有望突破140万人次。未来五年,预计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7亿人次。新华社记者徐金泉 摄

  12月7日,中国游客在瑞士中部伯尔尼州因特拉肯地区的少女峰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徐金泉 摄

  12月7日,几名中国游客在瑞士中部伯尔尼州因特拉肯地区的少女峰景区超级冰宫内游览。新华社记者徐金泉 摄

  12月7日,中国游客在瑞士中部伯尔尼州因特拉肯地区的少女峰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徐金泉 摄

  12月7日,一名中国游客在瑞士中部伯尔尼州因特拉肯地区的少女峰景区游览时与瑞士国旗合影。新华社记者徐金泉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6日报道韩媒称,中国旅游团回归,令之前备受打击的韩国观光业重新燃起希望,但有意见指出,并非中国游客回归了就可以高枕无忧。

  韩国《亚洲经济》12月5日报道称,多年来,韩国观光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中国游客购物,据文化体育观光部消息,去年外国游客在韩国做的最多的事是购物(75.7%),而以购物为主要旅游目的的外国游客中,中国籍占比61.4%。

  韩国《东亚日报》报道, 韩国观光市场受“萨德”问题重创而一片荒凉时,业界提出所谓“观光市场多样化”的应对措施,但收效不大。而且业界仍存在倾销低价商品,拉来游客只安排购物,观光项目及魅力不足等问题。

  据悉,一些韩国旅行社在东南亚等市场揽客时打起价格战,推出以购物为主的廉价观光商品,使韩国观光的质量不断降低。

  专家强调,韩国应积极挖掘医疗观光、奢华观光等高附加值的观光项目,扭转当前的业界风气。

  另据韩国《亚洲经济》12月5日报道,12月2日晚,韩国仁川机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中国团体游客。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首尔明洞商圈备受中国游客喜爱,为了迎接大批中国游客的到来,各大健康美妆店推出人性化服务。

  位于明洞商圈的健康美妆店欧利芙洋在对内部重新装修后于近日开张迎客。为了方面前来购物的外国人,特别是中国游客,欧利芙洋推出了凡购买商品金额30万韩元(约合1825元人民币)以上,就可免费将商品送至宾馆的服务。目前,该服务仅限首尔市内各大宾馆和旅店。

  欧利芙洋还把店面1楼改造为护肤品专卖区,销售备受中国消费者和国内消费者喜爱的人气化妆品和面膜。数据显示,在欧利芙洋购物的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占比达8成。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出更多针对外国游客的贴心服务。

  GS Retail旗下健康美妆品牌屈臣氏为了即将到来的中国游客,特别增加了用POP字体制作的中文购物信息。此外,店面还增加了中文职员,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业界人士表示,旅行社推出一款团体游产品至少需要3个月。目前明洞的中国游客虽未恢复至以往人山人海的景象,但预计最快明年2月的春节期间将会有大批游客来明洞购物。

  资料图片:2011年3月2日,人群经过韩国首尔明洞购物区的一家服装店门口。新华社记者 何璐璐 摄

  这是11月24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拍摄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现场。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24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与会各方代表就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间的旅游合作展开磋商。新华社发 哈里斯·梅米亚 摄

  11月24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中)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上发言。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24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与会各方代表就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间的旅游合作展开磋商。新华社发 哈里斯·梅米亚 摄

  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方向。目前,中国东盟国家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中国是东盟第一大客源国。去年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800万人次,每周有2700架次航班往来于中国与东盟国家。

  记者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 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现场看到,一条从广西防城港至越南的海上邮轮旅游航线吸引大批游客关注,沿途停靠下龙湾、岘港、芽庄,被称为是最美的越南海上之旅。如今,中国游客从广西到越南旅游非常便利。去年11月,从广西东兴口岸去越南芒街旅游实现了跨境自驾游,至今中越共有200多辆车参加跨境自驾游。今年1月,中越“两国四地”黄金旅游线路在东兴启动,进一步拓展了跨境旅游线路。

  今年,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增长迅速。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共有220万人次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同比增长51%。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馆领事阮泰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越南与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情谊,助推双方在经贸、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合作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旅游方面,近年来中越两国民众互动频繁,游客互访人次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中国 东盟博览会以及各地旅游展会的推广,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赴越南河内、下龙湾、芽庄等地旅游。

  中越边境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两国跨境旅游合作可谓“多点开花”。广西与越南的陆地边境线公里。广西近年来积极与越南高平、谅山、广宁等地加速建设跨境旅游合作项目,目前已形成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实验区、边关风情旅游带“两区一带”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此外,中越两国还携手推进国际红色旅游合作开发项目。广西龙州县加快建设“中越红色旅游国际创建区”,计划与越南联合开发“胡志明足迹之旅”专题旅游线路,建成体现中越两国友谊的标志性红色旅游文化园。

  中越旅游的合作交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旅游发展的缩影。中国东盟国家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扩大中国和东盟旅游双向交流规模,提升双方旅游服务品质,加强中国和东盟旅游深度合作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吸引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展商参展,搭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旅游交往的平台。该旅游展自2015年举办以来,立足中国东盟、面向全球,集旅游展示、交流、交易于一体,促进了旅游互利合作,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夯实了民意基础,为建设中国东盟旅游共同体积累了共识。

  印尼旅游部副部长伊格戴皮塔纳在参加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时说,中国是印尼主要的旅游市场。今年第一季度,来自大中华区的游客数量达到130万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38%,成为印尼最大的国际游客来源。我们热切希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能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提供更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增加从大中华区到印尼的游客人数。

  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目前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固定渠道与体系,除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之外,还有中国与东盟在“东盟对线旅游部长会议”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部长会议。此外,云南、广西与相邻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机制也非常活跃。

  自“新马泰”首开中国公民团队旅游以来,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就一直交织着梦想,2017年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的举办把双方旅游合作推向更精彩。

  中国和东盟国家旅游业界的合作日益丰富。11月初,由中国东盟中心与柬埔寨旅游部联合举办的“迎接中国游客”旅游从业者能力培训班在柬埔寨金边举办。来自中国的旅游专家围绕“全球旅游视角下看中国”“中国游客消费心理”“旅游产品设计和案例分析”“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及旅游电子商务”以及“进一步完善中国游客接待服务体系”,向柬埔寨业者做了详细的介绍。

  中国与泰国、越南和柬埔寨是友好近邻,千百年来,中国与三国人民往来密切,旅游交往源远流长。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目前分别位列中国出境目的地国家中的第一、第四和第十一,三国现阶段接待中国游客总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入境方面,越南已经是位列中国前十的客源地,2016年越南旅华人数317万人次,增幅接近50%。泰国旅华人数接近百万人次。泰国和柬埔寨旅华人数的增幅都接近2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选择泰国、越南和柬埔寨作为入境游重点市场,进行重点推介,这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框架下的务实举措,有助于落实“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举行双向旅游、交流和宣介活动,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和东盟民众需求的跨境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中国和东盟互访游客数量”的任务要求。记者 赵 珊

  (原标题:港媒: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旅游成“刚性需求”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