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名人墓地向来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把不同景点打包在一起售卖联票,趁机抬升票价,则是旅游景区大搞门票经济的老套路。可以说,相比后期建设的旅游设施,粟裕墓才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最大的“卖点”。粟裕将军墓与纪念馆同在一个区域,实际上就是纪念馆把粟裕墓“圈”进了自己的利益范围,存在利用公共资源谋取私人利益之嫌,说严重点,就是侵占了公共权益。
不管纪念馆的建设方是不是私人,既然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应该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即便建设方因为成本和资金问题不得不收门票,地方政府也应考虑到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补贴。当然,由私人机构建设和维护重要的红色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身就应该成为极力避免的状况。
何况,自纪念馆建成以来,粟裕将军墓被“圈”在景区内的事实一直存在,当地政府不应该一无所知。因此,在整改中除了督促纪念馆不再假公济私,实现粟裕将军墓免费开放,当地有关部门也要反思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大对红色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放力度。
在全国范围内,这种收费景区、“私人景区”搭车公共纪念场所的情况还有多少,有必要开展排查和自查自纠。像粟裕将军一样,不少老一辈革命家的墓地、纪念场馆位于全国各地,有的也位于名胜风景区内,游客前往瞻仰势必牵涉到门票收费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开放和地方发展旅游经济的矛盾,考验着地方政府的管理智慧,更考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决心和意志。
青山处处埋忠骨,粟裕生前遗愿是和战死的战友长眠在一起。若将军泉下有知,发现自己的遗愿被后人不恰当地利用,恐怕也会感到寒心。开展红色教育,发扬和传承优良革命传统,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是常识,也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