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旅实业违约背后:信用风险暴露兑付神话打破

2019-04-02 15:45

  中国青旅实业子公司违约的消息最先由中信信托曝出。一份临时信批报告显示,中信信托在2017年5月4日发起设立的“中信长天2号北京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黄金”)发放5.45亿元信托贷款。原定2018年5月4日还本付息,但到期后,本金和1000万元的利息均未兑付,已构成实质违约。

  北京黄金信托项目均由北京黄金控股股东中国青旅实业提供担保。在5月23日对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的情况说明中,中国青旅实业表态:“中国青旅实业已于5月3日向中信信托及平安信托发送《延期兑付申请函》”,承诺于7月4日偿付其下属子公司北京黄金对该信托计划的欠付债务。作为担保方,中国青旅实业承担担保责任,对该信托计划提供兑付保障。”

  “兑付神线日,华创证券发布一则《关于“华创中科金一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重大事项的公告》,按照合同约定,由华创证券管理的“华创中科金一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本应于今年4月28日届满终止,主要投资于“川信•中科金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但截至当日,由于资金最终投向方中科金控未及时偿还信托贷款本金和利息,触发违约。

  实业表示,今年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紧张,已获批的银行授信无法及时提款,同时公司项目前期投入较大,造成我公司短期流动性不足,资金链紧张,加上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实,导致公司无法按期筹措足额资金偿还到期债务。

  “中国青旅实业的业务主要是几大板块,有文旅,金融,健康医疗,物流等。中国青旅实业前期做了大量的收购,有很多收购,资金计划没有做好也是违约的原因之一。”前述知情人士表示。今年来,债券违约特别是民营企业违约高发,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央企、地方国企因企业性质、实际控制人隐形担保等在融资成本、渠道、结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即使基本面较差,也可以通过再融资避免违约事件的发生。在中科金控违约和中青旅实业这两例违约中,“兑付神话”被打破。

  不过,亦有消息称在中科金控违约事件中,中科金控及大股东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正在尽快安排偿还信托本金和利息。

  一位信托经理认为,信用收紧下,是否违约与信用等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首先是信用中低等企业(爆发兑付危机),其次是信用中等企业,然后是信用高等企业。

  “归根到底还是系统性原因,如果不是系统性的因素,中小等信用评级的也很难出问题。”他说。

  在上述深圳某公募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分析看来,下半年社融大概率回落,信用债问题的核心在于流动性,需谨慎风险进一步发酵。

  他指出,一方面,在信用风险发酵的环境下,债券市场在5月份能够提供的信用扩张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就贷款表外回表内提供信用扩张也比较难。

  “信用债会有比较大幅度的调整,导致信用利差出现比较明显的扩张,甚至风险会传染到城投企业。目前信用债出现的已不是估值和价格的问题(低价也难以处置),而是流动性枯竭的问题,且趋势较难扭转。”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