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记|海航入股世界第二大旅游零售集团Dufry持股1679%}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2019-04-15 03:30

  (原标题:出海记|海航入股世界第二大旅游零售集团Dufry 持股16.79%}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4月21日,海航集团与新加坡淡马锡和GIC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分别收购淡马锡持有的约8.26%和GIC持有的约7.92%的瑞士Dufry集团股权。由于此前,海航已持有Dufry集团约0.6%的二级市场公开股票,经本轮收购之后,海航共计持有Dufry集团约16.79%的股权。北京时间4月24日15:00瑞士交易所开市后正式公布此交易。

  通过此项收购,海航一方面正式进入全球旅游零售行业,完善和升级了现有的航空旅游业全产业链结构,推动相关板块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海航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Dufry业务网点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为各地旅游零售市场发展做出贡献。这两方面与海航国际化布局逻辑相符合。

  航空旅游是海航集团现有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对被收购方而言,Dufry可以通过此次收购共享海航集团众多旅游业务板块的资源,进一步拓展业务覆盖地区,实现高速发展。此次收购符合海航集团国际化布局的逻辑,也满足了Dufry的发展诉求,最终促成此次收购项目顺利达成。

  “海航坚持精准投资,收购的项目均为某个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品牌。这种收购不是原始积累,而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实力。”海航相关负责人补充说。

  据悉,经过多年发展,海航集团已经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总资产逾万亿元。2016年实现收入逾6000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逾41万个。2016年7月,海航集团再度荣膺2016《财富》世界500强,以营业收入295.6亿美元,位列第353位。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实现“七连降”,从七年前的82%降至59.5%。

  此次海航入股的Dufry是全球第二大旅游业零售集团、同时也是排名第一的机场免税品零售企业,总部设立在瑞士巴塞尔,是瑞士交易所上市公司,现市值约80亿瑞士法郎。发展至今,Dufry占全球机场零售市场份额为24%。

  这是2016年底海航集团总部展览厅内展示其各产业板块的LOGO墙。(新华社)

  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近来,在践行“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方面,海航除了突出的国际并购成绩,又有了创新的尝试。3月16日,由海航做为大股东的中合担保为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简称“俄铝”)提供担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熊猫债券。第一期发行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 5.5%,期限2+1年。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了解到,俄铝第二期熊猫债券也即将发行,而且中合将继续为俄铝提供担保。

  “熊猫债”,一个听起来略带萌点的金融词语,其实是连接人民币与全球国家的一种债券,指外国金融机构或企业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根据国际惯例,国外金融机构在一国发行债券时,一般以该国最具特征的吉祥物命名。据此,将外国企业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命名为“熊猫债”。

  俄铝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原铝及铝合金生产商,是来华发行熊猫债券的首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也是第一家发行此类债券的俄罗斯大型企业。

  谈起合作过程,中合担保总经理周纪安向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表示, 2016年下半年,中合担保与俄铝高管见面,双方就业务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就敲定了业务模式,俄铝来中国发行“熊猫债”,中合提供担保增信。

  “熊猫债”大规模发行是在2015年,不过,以往发行熊猫债的大多是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的机构。俄铝是首个在华发行熊猫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真正的外资企业来中国发行熊猫债,证明该公司有储存、使用、保有人民币作为资产的需求。”周纪安表示,“这一点说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俄铝国际运作广泛,有加强与中国境内产业合作的需求,无论是采购、还是合作研发,所以想到要持有人民币。这也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周纪安表示。

  “中国的投资人对俄铝不了解,想买其熊猫债,心里没底。中合担保参与担保增信,促成了跨国企业在中国企业发行债券。”周纪安这样对记者形容此次担保。

  此次合作是中国担保公司护航跨国企业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典型案例,是金融服务的创新形式。

  有关人士介绍,中合担保是国务院试点项目,利用外资设立担保公司,是混合所有制中外合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71.76亿,总资产118亿。据了解,中合担保在国内资本市场比较有声誉,2012年成立时,就拥有国内市场AAA评级、以及国际评级,2015年开展国际业务,包括境外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担保,在新加坡发行的美元债担保,为中资企承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轻轨项目提供预付款保函,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光伏电站投资项目担保融资担保。

  “正是有了国际资本市场声誉,才有了此次助力熊猫债发行。”周纪安说,“这是中合参与俄铝项目的基础。也正是因中合的助力,俄铝首次登场,就站在了聚光灯下。”

  媒体称,此次项目是首个由中国国内担保公司承保的熊猫债券项目,也是海航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拓展资金融通渠道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此次担保项目是海航资本在创新业务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为未来开展类似项目积累了有益经验。

  谈及此次项目的反响,周纪安表示,被担保公司是纯外企,在新的企业群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称,中合已陆续接到了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政府金融机构欲复制俄铝形式寻求合作的需求。“此次为俄铝担保开了很好的头,树立典型范例。”

  此外,该项目对深化中俄两国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从企业层面增强中俄两国金融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中俄两国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助力。

  对于未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中合担保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周晓萌对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有俄罗斯政策性银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主权基金向中合表示,希望在中国发行“熊猫债”。

  同时,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合也希望提供另外层面的支持。周晓萌表示,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能源,中合能够为企业提供项目融资方面的支持。

  资料图:2011年2月,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海航在旅游推介会上介绍业务。(新华社)

  自2013年9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海航作为积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充分把握关键通道、重要节点的战略机遇,大力开辟国际航线,打造“一带一路”空中走廊与支点。

  2015年9月,海南航空北京布拉格航线成功首航。这是中国与捷克之间的首条直飞航线,为中国“空中丝绸之路”的桥梁再添基石。2016年6月10日,海南航空北京曼彻斯特直飞航线开航。这是中英两大城市首次实现直航。

  此外,金融服务方面,围绕上下游关联产业开展海外投资和并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和完善产业链,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业务布局。

  通过并购全球第五大及全球第八大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及Cronos,整合入渤海金控,打造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租赁服务供应商;将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与原HKAC整合成的全球第四大飞机租赁公司。目前已通过Avolon收购CIT旗下飞机租赁资产,拥有并管理的机队规模将突破910架,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公司。

  媒体这样评价:“海航通过依托国家关于促进产业升级、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和积极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作为中华民族企业的优秀代表,海航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空中支点的服务者,为其他企业践行一带一路提供借鉴和经验,同时也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消息网记者郭庆娜采访)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商界从来不缺传奇,海航集团可算其中之一。拟以10亿美元收购CWT,是今年海航“买买买”的又一动作,这将巩固其作为中国最积极的全球资产买家之一的地位。在宣布此次并购计划后,海航集团在仅仅两年内达成了规模逾400亿美元的交易。

  英国“FT中文网”4月10日报道称,自今年年初以来,海航至少参与了12宗并购交易案,包括洽购瑞士机场零售商Dufry、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Forbes)以及德国国有银行HSH Nordbank的一定数量的股份。

  与此同时,海航还收购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4.7%的股份,同意以4.46亿美元收购英国耆卫保险公司(Old Mutual)旗下美国资产管理业务25%的股份,以及以7.75亿美元收购嘉能可(Glencore)石油产品存储业务51%的股份。

  报道称,该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几起交易都发生在去年,包括以100亿美元收购CIT Group的飞机租赁业务,以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全球(Hilton Worldwide)25%的股份,以及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子产品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

  英国《金融时报》通过对Dealogic数据的分析称,收购CWT将使海航过去28个月里的海外并购总额提高到逾400亿美元。

  收购CWT的交易把海航变成一个资产横跨旅游、酒店、航空、金融、房地产和物流)等众多领域的集团。从1000万元起家,到总资产逾万亿元、年收入逾6000亿元,海航集团仅用了24年时间。2015年,海航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464位;2016年,位次前跃111位,升至第353位,堪称商业奇迹。

  国内外并购、快速扩张,一系列的运作,令人眼花缭乱;与之相伴的,则是不时出现的担忧、质疑之声,负债率、资金链乃至发展模式,隔几年就会被热“炒”一番。这种跳跃式发展,让外界惊呼,而在海航集团看来,根本的东西其实一以贯之。

  海航内部人士向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指出,海航并购一直是围绕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三大方向打造完整产业链、锻造核心竞争力进行。该人士认为,海航的并购是精准投资,收购的都是某个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品牌。这种收购不是原始积累,而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实力。

  “海航仍是一个自律的收购者,只会考虑在那些自己寻求增长的领域发起收购,但不会不计代价,海航的基本目标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公司。”一位曾与海航最高管理层打过交道的人士表示。

  并购一定离不开资本,那么海航的钱从哪里来?有关人士向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介绍,2016年7月,海航宣布发行票面利率6.2%、价值150亿元的3年期债券,其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海航2015年支付利息2.47亿元,年平均债务为2640亿元,也就是说,海航的利息支出还不到募集债务的0.1%,而海航的库存现金回报率为0.5%。良好的业绩状况,完全能够应付发行企业债的利息支出,正是因为这一点,海航才能“甩开膀子加油干”,不断并入海外优质资产。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底,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实现“七连降”,截至2016年底,已经降至59.5%,这也打破了外界对于海航高负债的质疑。

  海航进行海外并购的出发点是基于“一带一路”等倡议,同时追求与自身已布局的产业可以发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很多人认为这家传奇企业的成长基因之一是金融资本市场。

  并购汪研究中心认为,海航集团的扩张路径看似只是简单的融资+产业扩张,但在时间窗口、融资手段、产业及标的选择等关键细节上的把握,称得上是资本运作高手。分析称,海航集团在进行业务上的转型和扩张时,多布局在航空、金融、物流,甚至房地产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海航集团基于起家的航空产业,逐步扩张。2009年切入物流业,同年先后入主联讯证券和易建科技,布局金融和科技类产业。

  分析人士指出,海航集团选择切入这些行业的时间点,基本与这些产业的大发展时期吻合,时间的选择较为准确。

  并购汪介绍,资料显示,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海航集团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在新三板布局。2014年7月联讯证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此后海航旗下易建科技、海航冷链、新生飞翔、首航直升、海航期货、皖江金租相继在新三板挂牌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将目光从A股市场转向新三板之时,海航已经抓住新三板扩容的机会,进行旗下产业整合,在新三板布局了多个行业和公司,成为了新三板最为活跃的产业资本系之一。

  目前,海航已经实现了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的目标。相关人士向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表示,通过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倡议,在2016年,海航集团总资产逾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其中境外资产占比超过30%;全球员工总数逾41万人,境外员工近29万人,占总用工数70%。

  业内人士评价:海航的“并购基因”从一开始就伴随其发展而不断深入,这是海航发展至此的重要原因。(参考消息网财经记者 郭庆娜)

  参考消息网4月12日报道外媒称,海航集团9日表示,已提议收购新加坡上市的物流和仓储公司CWT Ltd.所有股份。据悉,此次收购由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实业进行。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联系了海航集团,对方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海航实业股份提出先决条件自愿全面要约以收购所有已发行缴足股款CWT股份。海航实业股份相信此次收购事项符合公司投资原则及长期策略,实现与现有业务的互补,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领先多元化国际投资公司。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0日报道,CWT在一份声明中称,海航集团提出的收购报价为每股2.33新加坡元(约合1.66美元),较CWT6日停牌前股价溢价近13%。该报价对CWT的估值为近14亿新加坡元。

  对于此次收购基于的考量,海航实业相关人士向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表示,CWT集团于物流服务领域有稳固的市场地位,并通过其工程服务、金融服务及商品营销服务分部而实现收入充分多元化。作为发展策略一部分,海航主要专注国际市场的并购机会,尤其是,物色物流地产、物流仓储、散装商品买卖、物流金融及物流运输设施等若干行业的并购目标,同时密切监察“一带一路”倡议、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势态。

  收购CWT的计划是海航集团一连串收购交易中的最新一桩。海航集团是中国最积极的买家之一,正寻求在海外拓展旅游、房地产等业务。美国《华尔街日报》上个月报道称,海航集团正寻求收购瑞士机场零售商Dufry AG的部分股权,目前后者的估值为76亿美元。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美媒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海航集团正寻求收购瑞士机场零售商Dufry AG的部分股权,目前后者的估值为76亿美元。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8日报道,该知情人士称,海航集团已与Dufry AG的部分现有股东进行了接触,其中包括新加坡政府的投资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海航集团的业务范围涉及飞机、酒店及资产管理。

  报道称,对Dufry潜在的股权收购将为海航集团进一步整合与交通运输和旅游相关业务创造条件。海航集团已斥资数十亿美元在海外收购机场餐食服务公司、旅行社及高端连锁酒店等资产。

  目前尚不清楚海航集团是否已接触Dufry的管理层以暗示其有意入股这家机场零售商。据Dufry的年报,淡马锡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持有这家瑞士公司8.55%和7.79%的权益,卡塔尔投资局旗下的Qatar Holdings LLC持有6.92%股权。

  (原标题:出海记|海航入股世界第二大旅游零售集团Dufry 持股16.79%}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