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末撞上国际博物馆日x中国旅游日去哪里打

2019-05-30 11:09

  本文原标题:《当周末撞上国际博物馆日 x 中国旅游日,去哪里打卡最好玩?》

  2019年是第25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asCulturalHubs:TheFutureofTradition)”。

  巧的是,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和“519中国旅游日”刚好遇上周末,那么,大家有没有想好去哪里逛一逛呢?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了金城值得一去的博物馆,马上跟着小编来看吧!

  甘肃省博物馆坐落在七里河区,与新建的兰州中心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分为三层,一层设有两个临时展厅,多为巡展所用;二层由红色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和古生物化石展构成;三层分为黄河古象厅、恐龙展厅、甘肃彩陶展以及甘肃佛教艺术展。进馆一定要看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是当年郭沫若先生命名。甘肃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开端,有着八千年左右的彩陶文化,是中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而甘肃博物馆把甘肃所具有的魅力都惟妙惟肖的向人们展示了出来,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文物涵括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

  兰州市博物馆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13000余件,其所在地原为白衣寺故址,现有白衣寺塔依然存留于此,兰州市博物馆藏品种类齐全,精品纷呈,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博单位。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52件,有国家二级文物78件,有国家三级文物682件。

  以“弘扬兰州文物精华,展示百年兰州风情”为陈列宗旨,展出马家窑、齐家、辛店文化陶器,白衣寺塔藏文物,佛教造像,铜器,东汉明器等文物200余件,着重反映兰州远古先民所创造的古代文明,启迪人们对兰州黄河文明的认识和热爱。

  在兰州有一座专业地震博物馆,就是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兴建在一座长达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集、陈列、研究、宣传地震史料和地震知识最丰富的首家地震专业博物馆。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展厅灯光迷离、神秘莫测;展馆门顶上是一条古地震断裂带,断层面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43年,其前身为地质陈列室,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日伦先生创建,是全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建筑风格新颖别致,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4D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馆外设有矿石林和影雕文化墙。

  甘肃地质博物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馆内展示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大批国宝级精品。展厅内循环播放富有陇原特色、具有原创性的《甘肃概况》、《甘肃地质公园》、《甘肃土地资源》、《遨游甘肃》等20多部影视片和幻像,以及《宝石趣闻》、《地震体验》等寓教于乐的一系列互动项目。

  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区,坐落于黄河兰州段北岸,白塔山南麓,整个园区用地总面积6.75公顷(合101.265市亩),总建筑面积42012.69平方米。东起白塔山公园,西至金城关回民中学,全长约1000米,南北高差约30米。园区建筑借助自然地理山体特征为整体布局原则,以仿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特色为建筑形式,采用亭、台、阁、楼、廊等多种艺术手法构筑实体。建筑外观精美,雕梁画栋,精巧优雅,仿古建筑群规模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园区内风景如画,景色优美,设施齐全,交通便捷。通过对自然景观、绿化带、水系、假山叠石、雕塑及灯光夜景的营造,用传统的元素,着重突出兰州的文化特点,为群众提供一处户外休闲、游览观光的去处。

  这里包含了兰州文化体验馆、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兰州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彩陶馆五大带有兰州特色文化的展馆。

  兰州文化体验馆坐落于兰州市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广场东侧,建筑面积约1950平方米,于2013年5月1日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兰州文化体验馆,包括舞剧体验区、旅游景点体验区、影视体验区、美术体验区、《读者》体验区等十大版块。

  兰州文化体验馆最大的特色在于承展内容是通过现代科技产手段以互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市民可以亲身体验兰州的各种特色景观与主要的文化产品、活动。影视体验区,拥有国内一流高科技手段的5D影院。美术体验区,是用全新的数字技术将兰州画院书画家以《大河魂》为主题创造的书画作品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展示和介绍;《读者》体验区,将1982年至今所有的《读者》杂志进行了数字化收录,观众可在这里通过触摸屏尽情的翻阅。

  黄河桥梁博物馆与兰州文化体验馆在同一个展厅,通过珍贵的实物、微缩景观模型、历史场景复原、高清屏动漫视频、图片资料等完整的介绍了黄河桥梁的历史脉络,重点介绍了兰州黄河铁桥的建造历史。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黄河桥梁文华。而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两山夹一河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兰州成为黄河流域桥梁最为密集的省会城市,被誉为“西部桥都”的美誉,截至目前为止,黄河上共有公路铁路桥172座。

  中国秦腔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仿古建筑群的二台,位于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中段经典风情区,与巍巍白塔公园毗邻,与百年中山铁桥相望。中国秦腔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戏曲曾被誉为“盛世元音”,如今,虽不及当年风光占尽,但走进中国秦腔博物馆内,仍能够看到秦腔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艺术价值和往日辉煌的凝重华章。

  秦腔博物馆征集了大量的清代秦腔曲谱、秦腔脸谱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文物,其中收藏各个时期的秦腔剧本达上千部,并组织专人对其进行重新抄写后,全部在博物馆的电子书上给予显示。还专门赶赴杭州,找人完全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了几乎所有的秦腔表演戏服及演出道具。

  大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是中国秦腔博物馆的另一大特色,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性触摸屏,了解和欣赏秦腔名家和名段,也可以在复原的古代戏园里,欣赏由幻影成像技术“现场”演绎的秦腔演出。与博物馆相配套的秦腔网站,可以查阅任何一个秦腔剧目、名家唱段、名家资料等,以及关于秦腔的文化枝蔓。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采用微型浓缩景观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兰州一批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国家级非遗项目:兰州太平鼓、黄河大水车、兰州鼓子、永登高高跷。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兰州刻葫芦等,并在三楼的古金城民俗一条街,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等都包容其中。

  彩陶文化在甘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地湾文化、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绵延发展了五千多年,构成了一部辉煌灿烂的彩陶发展史。兰州彩陶馆通过彩陶文物展览、先民生活场景复原,使观众能对彩陶文化,特别是马家窑文化获取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彩陶馆借助高科技手段设置了大量可与游客进行互动的项目,如游客可以亲自动手的触屏式“彩陶拼图”等项目,在增强展览的亲和力、趣味性、互动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同时,给观众以体验式的参观经历。

  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筹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0平方米。博物馆总投资2.4亿,收藏品价值约1.6亿。收藏品从70年代开始,历经40年收藏,本馆珍藏了世界上近200年以来,各国生产的古董自行车1300余辆,自行车的相关配件、文稿、书籍、图片13500余件。

  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自行车专题博物馆。从规模、数量、藏品种类、品相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关键词

  本文为媒体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