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旅融合促入境旅游强劲增长

2019-12-21 12:30

  入境旅游是北京具有国际都市魅力和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指标。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入境旅游增长较快,在全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有相当比重。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首都旅游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北京的文化特征、战略定位、区域资源、环境氛围、营销模式和政策举措造就了其入境旅游的蓬勃发展态势,北京旅游市场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正不断提升。

  当前,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屡获诸多利好。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目标是进一步健全资源体系、空间布局、公共服务等领域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扩大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2019年,在北京市推进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背景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文化旅游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据了解,各项工作均在积极推进,比如,5月底,首家面向外国旅客和港澳台旅客的北京市内免税店在蓝色港湾购物中心开业;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首届拉美及加勒比文化艺术嘉年华、2019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北京大力发展和提振入境旅游市场,实施了入境旅游奖励专项资金、会奖旅游奖励资金、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北京入境旅游发展。此外,2019北京世园会的举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行、2020世界休闲大会将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办,均为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北京的城市定位决定了发展入境旅游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谈及北京的入境旅游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张凌云表示,北京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文旅融合、高质量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要以世界旅游城市标准,规划设计北京旅游产品、旅游活动和旅游项目。

  在入境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北京精准把握游客的消费需求,高度关注目标国社交网络热点话题和流行趋势,推出定制化的“网红”爆款产品,如针对欧洲游客对中国移动支付便利程度的关注好奇,推出“不带钱包一日游北京”项目,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和良好的销售额;在入境旅游配套服务供给上,以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的服务供给提升游客体验,比如,关注游客在地公共交往需求,以咖啡馆、实体书店、影剧院等青年乐于踏足的场所为核心,支持相应场所提供有文化主题、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服务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正在成为国际游客愿意分享、愿意体验的新旅游吸引力,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天入境游客到中国会买华为手机、小米充电器、大疆无人机等产品,哈萨克斯坦代表说其在中国买一部手机比在当地买价格便宜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外国人入境旅游。”戴斌说。

  在营销推广体系建设上,北京有效发动多方资源增强市场拓展效能。2018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了北京入境旅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拟用3年时间招募100家海外知名旅行商成为官方合作伙伴,这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首个由政府牵头、与国际旅游企业探索建立的战略合作创新机制。据悉,目前,该计划已发展了60家合作伙伴,包括全球第一大综合旅游集团途易、全球最大在线旅游企业亿客行等。此外,北京文旅部门还非常重视强化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如在国际主流社交媒体上设立公众号,宣传推广北京旅游,保持更新频次,吸引受众眼球;深耕移动应用端程序开发,推出“一部手机游北京”国际版等专属应用程序,推动旅游领域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

  “城市是入境游客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对入境游客而言,城市是他们主要的停留空间。因此,入境旅游是一个城市具有国际都市魅力的形象载体。”北京旅游学会会长安金明说,扩大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文旅影响力、辐射力,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是北京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戴斌表示,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后,文旅融合发展为北京入境旅游产品开发、目的地营销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工作均注入了新动力。为进一步释放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动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入境旅游振兴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包括增强城市吸引力,以“魅力北京”为主题,以“长城好汉”为品牌,利用海外重要媒体及国际枢纽机场,宣传北京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等。

  “文旅融合发展直接丰富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和产品品质,增加其文化特色,更好地满足入境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中旅途易旅游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赵红宇称,很多欧洲人认为中国是充满文化和历史的国度,他们正是因热爱中国文化而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授蒋依依表示,从人均停留时间、人均消费指标来看,北京有着稳定且优化的客源结构,北京还是非常重要的入境枢纽,在全国入境旅游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更希望获得当地化的生活体验,如深入社区,了解当地人喜欢的音乐、艺术、美食等,因此,有必要挖掘更丰富的文旅资源,让游客愿意多次到访中国、到访北京。”蒋依依说。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详细】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人民网文化频道与“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媒体团一同实地走访六大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讨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详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