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周年!杭州银行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助飞“文化梦想”

2019-12-27 03:17

  2017年12月26日,杭州银行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今天,它迎来了自己“两周岁”的生日。两年中,在政府的关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杭州银行坚持以初心致敬创新,为广大文化企业插上翅膀,助力一个个梦想,为首都文化事业保驾护航。

  与字节跳动、猫眼娱乐、太合音乐等知名企业合作,扶持拉卡拉、瑞幸咖啡、金山办公等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支持包括《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我们都要好好的》《回到过去拥抱你》等在内的一批优质影视剧作品,两年来,杭州银行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抓住首都地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深耕园区、教育及消费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其中,《长安十二时辰》项目针对信贷流程管理进行了优化创新,突破性地以信用方式给予该项目提供融资,获得监管部门通报表扬。此外,服务支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参与支持舞剧《遇见大运河》,拉开了杭州银行参与京杭文化联动、产业协同的序幕,受到政商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注。

  截至2019年12月22日,杭州银行服务北京地区科技文化企业1343户,较年初增长470户;融资余额68.8亿元,较年初增长15.3亿元。文化金融事业部成立两年间,服务北京地区文化类企业386户,年均服务客户数增长率达到104%;融资余额2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4%。这些客户中大部分单户融资额不到600万元,该行通过金融输血,有力地支持了中小文化实体企业的发展。

  本着“专营、专注、专业、创新”的发展理念,杭州银行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逐步搭建出完善的组织架构,形成 “3+2”体系(三家专营机构及两个业务部门),并在全行选配人员组建专营机构。

  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80%以上的资源必须投向文化板块,并重点扶植中小微文化类企业,不介入房地产、传统制造业以及传统商贸流通业等领域”的要求下,事业部成为北京地区文化金融的创新试验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业务指导中心和信贷审批中心。而其独有的包括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授信审批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单独的考核激励政策与单独的业务协同政策的“五项单独”管理机制,也有效地解决了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两年来,杭州银行联合政府、创投、担保公司等主体,促进信息的对称和氛围的活跃,为文化企业进行金融政策解读,并推动各类资源对接,搭建“1+N”渠道生态圈。

  在打造完整的“投贷联动”产业链,与创投机构合作的基础上,杭州银行为文化类企业做好一揽子投贷联动服务,不仅为被投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定期举办投融对接会,为资本与项目的联姻搭建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为满足文化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实现其自身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杭州银行通过对重点文化产业的调研,探索各子行业、各阶段金融服务需求的规律和共性,创立了一系列文化金融专属产品。

  针对初创期的企业,主要以“风险池”贷款为主;针对发展期的企业,则主要以“银投联贷”、“选择权”贷款为主;针对成熟期的企业,有“起飞计划”及“卓越计划”等产品。在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背景下,杭州银行北京文化金融事业部摸索并形成“园区一站通”产品。2019年,基于不同业务逻辑,杭州银行推出“科易贷”、“科保贷”、“成长贷”及“伯乐融”等产品,都为初创期存在“轻资产”痛点的文化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强大业务支持。

  文化很美好,我们更懂你。两年来,杭州银行推动科技与文创的深度结合,提供互联网资金存管服务,成为最早的白名单机构之一。同时,推出“教育直通车”、“游戏工场”、“影视夹层融资”、“艺术品银行”等产品,组织“金融服务进园区”、“梦想导师团”等普惠性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并与阿里、腾讯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掘文化企业的科技需求,为中小企业加油打气。

  未来,杭州银行将以解决企业痛点为目标,用金融支撑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金融的融合,用文化引领时代之美。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