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象旅游景点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

2020-02-22 18:53

  贵州印象旅游景点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_旅游购物_生活休闲。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宗教人文 重要性地位 Mount Fanjing 部门:XXX 汇报人:XXX 梵净山地理位置 梵净山区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域很

  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宗教人文 重要性地位 Mount Fanjing 部门:XXX 汇报人:XXX 梵净山地理位置 梵净山区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域很大,在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印江县 、松桃县(西南部)3县交界处,靠近江口县城、印江县东南部、松桃县南部。它有一系列 景点,其中的最高峰即金顶,金顶区域就是梵净山生态植物园那一块。 梵净山自然资源 梵净山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 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其存有生物种类2601种, 其中植物180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1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植物总数的 43%; 动物801种,脊椎动物有38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动物 总数68%。 梵净山还拥有很多珍稀物种,比如黔金丝猴和珙桐等 梵净山自然环境 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 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 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 潮影响一般较小。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至14.7℃,最热月(七月)平 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气温随地势 增高而降低。 年无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时数900-1170小时,年 降水1100-26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平均达80%。 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 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 梵净山宗教与人文 梵净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 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北宋初年,在该山西麓的思 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 江县城郊)。(道光)《印江县志》云:“西岩 寺……宋时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 (印江)县西五里,宋时建。”《贵州名胜古迹概说》 云:“西岩有寺,宋迹也。”西岩寺建于北宋太祖赵 匡胤乾德三年(965年),历代多次重修,后毁于 “文革”,是贵州境内一座有1000年历史的著名古 寺,实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 “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 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 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 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 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 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 “梵净山”、“大佛山”。[5]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 “卓山”。 梵净山重要性与地位 生态价值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 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总共750只左 右,仅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是中国 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 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贵州梵净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品”,是世 界的“瑰宝”。 梵净山保护区是武陵山系森林生态 系统保存较好的少数山地之一,是东亚 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的典型区域之一,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特有种众多,珍 稀动植物种更为繁多,是一块保存较为 完好的自然原始综合体,具有较高的保 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开发利用 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名山”,“武 陵第一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 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 国 务院于1986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4] 2015年获得首批 “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 曾获得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 大避暑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 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 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 谢谢欣赏 E-Commerce Web Electronics Miscellaneous Arrows Location Weather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