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在最辉煌的时候激流勇退。2006年,继合作伙伴沈南鹏、季琦离开携程后,梁赴美攻读人口经济学博士,期间董事长职位依旧保留,传统旅游业出身的范敏接任其CEO职位。
几年之后,一系列后来者进入在线旅游**行业争相分羹,它们从各个方向对于携程发起了包抄。而从2010年开始的价格战更是一度让这场围攻陷入混乱,携程也被因此陷入了艰难的“中年危机”。
2012年年初,梁建章游学归国。5月份其在微博上招聘助理,6月份携程高调启动5亿美元的价格战促销,与此同时公司部分业务岗位的副职也相继换人,年底携程对于地面销售团队展开突然裁员。上述系列“组合拳”发生在2012年初梁建章归来之后,这让外界对于携程未来的发展不禁遐想连翩。
“传统旅行社管理层出身的范敏则更注重旅游业务的实际操作,他做事低调不激进,擅长守业;而有深厚技术背景的梁建章思维则更为跳跃、行事果断,善于创新。”他说。
以价格战为例。范敏之前的思路是,作为行业老大携程不会轻易参与价格战,因为携程一贯强调的是高品质非低价。但梁建章回来之后的做法则直截了当,即“以暴制暴”,他明确表示,“薄利多销”产品未来将在携程大幅提升比例。
二人对于携程未来规划亦有分歧。范敏更希望将携程打造成一个“一站式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深入到采购和服务等环节,在其操盘携程期间,曾收购了永安旅游等线下、增持如家、成立中档酒店管理公司星程。
这和梁建章对于携程的定位并不一致。一位接近携程的人透露称,梁建章回归后给携程未来规划的思路是打造“科技互联网”。他认为,携程一直以来线下多于线上,并不像一家互联网公司。
天灏资本首席分析师侯晓天认为,经过此番调整后,范敏所负责业务是携程的非主流业务,其作用比以前更小了,携程核心管理权杖实现暗中过渡。
时过境迁。和6年前梁建章离开时携程的意气风发相比,而今的携程,正身陷艰难泥沼。
在模式上,携程越来越脱离曾经赖以起家的“互联网基因”。近几年来,携程的呼叫中心从曾经的盈利部门转化为业务部门,继而转变为成本部门,其线上预订比例增长缓慢。而对比之下,竞争对手艺龙早在四年前就力排众议将互联网确定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聚集资源做低成本的酒店线上预订。
携程一度因此被称为“披着互联网外衣的重公司”。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巨变中,艺龙、去哪儿、淘宝旅行等竞争对手异军突出,它们依靠灵活的模式和技术创新逐渐侵蚀着携程原有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