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广丨前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剑桥大学前招生官解惑低龄留学规划之路!
每年大学offer季总会备受关注,而今年英美名校的录取数据,让不少志在将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家长感到忧心忡忡:2018年美国常青藤名校早申录取中,哈佛大学早申录取935人,其中中国学生仅占4人;耶鲁大学早申录取794人,仅有3名中国学生有幸被录取。
世界名校,将培养杰出人才作为立身之本,而中国学生进入名校的几率少之又少,中国孩子聪明勤奋,为什么不受世界名校待见?
究其原因,还是中西方的教育理念、课堂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
对于这一话题,剑桥大学前招生官Roger先生颇有见解。在英国知名高中——托基男子文法学校和英国名校伦敦大学接受英国传统教育的Roger先生,在获得了剑桥大学PGCE教育学硕士之后,只身来到中国,曾担任上海协和双语学校等多所知名国际学校的教育总监,更建立多所国际学校的中英开拓融合课程,深谙中英两国教育体制的特色与差异。
“在西方大学,有68%的学生获得一等或二等一级学位,但中国学生获得此类学位的比例只有42%。这说明,这些有志向,有追求,有能力够勤奋的学生并没有为一个英语语言环境的国外大学做足准备。”Roger先生如是说。
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低龄留学,究竟应该如何规划孩子的低龄留学之路?中国孩子又该如何适应国外高中?Roger先生作为前剑桥大学招生官,见过形形色色的申请者,又该如何打动招生官成功进入名校呢?3月2日广州、3月3日上海,Roger先生为你解答所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