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所体现的“和谐、包容”思想对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和合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天台县以“和合文化六进六创”为载体,积极推广、弘扬和合文化,让和合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在天台县街头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各个年级的学生每周都要进行一堂和合文化特色课的学习。从2011年自编教材,引入和合文化教学开始,学校把和合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街头镇中心小学学生:“这节课和其它课不一样,我们可以边学边看。我学会了很多寒山的古诗。还知道了同学之间不能吵架,要团结有爱,互相帮助。”
街头镇中心小学老师 金晓飞:“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更爱大自然,更爱我们自己的家乡。”
和街头镇中心小学一样,现在天台多所学校通过和合文化进课题、进校训、进德育等十进方式,广泛开展“和合教育”。目前由当地专家学者编写的新教材《天台山和合文化》,初步计划于年底向全县中小学校推广,而这也是全省首次系统性地将和合文化搬进校园。
《天台山和合文化》分册主编 周兆金:“(教材)包含和合思想的一些历史名人、历史故事、民风民俗等。我们要给学生全面的和合文化熏陶,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天台县教育局党委委员 叶安逸:“我们认为和合文化是非常好的课程文化资源,对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帮助。希望每一个校园充满和合元素,每一个教师都具备和合智慧,每一个学生都彰显和合品格。”
和合文化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主张邻里和谐。为发挥和合文化的劝导作用,天台创新设立了多种载体,把和合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
天台县赤城街道天都社区居民 庞正驰:“我要感谢天都(和合)老娘舅,不然我们不知道问题要持续多长时间,还有一个更主要的,这个矛盾不知道要扩大到什么程度。”
今年50岁的庞正驰是天都社区的居民,他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由于楼上更换热水器,造成包括自己在内的多户居民天花板漏水,邻里关系一度十分紧张。社区里的和合老娘舅主动帮忙,通过多次调解,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天台县赤城街道天都社区“和合老娘舅” 崔德军:“有的都是很小的事情,给他解决了,不要把矛盾扩大起来了。以邻里和睦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这个宗旨来调解。”
据介绍,自2015年10月,天都社区成立和合老娘舅工作室以来,每年调解社区内纠纷100多起,成功率高达98%。而除了和合老娘舅之外,社区还引进了和合一家亲、网络理事长等方式帮助解决居民的难题和纠纷。
近年来,天台县以和合文化进校园、家庭、单位、企业、村居、窗口六进活动为载体,推动和合校园、和合家庭、和合单位、和合企业、和合村居、和合窗口创建。创新设立的和合调解厅、和合银行、和合“艺术团”等,成为宣传推广和合文化的重要平台。
天台县和合办副主任 余挺:“接下来,在前期几个示范单位的基础上,要全面进行铺开,我们今年在六进方面,每个方面都要打造五个以上的示范点,真正让和合文化进入我们的家家户户,进入我们的每个单位,进入我们社会各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