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词的本义推演、发展、产生出来的新义),引申义是本义在不同的场景、语境、上下文引申出来的新的含义而已。比如“道”的本义是“道路”,但引申义有很多“方向”、“ 道理”、等。
1.老外背单词(比如介词in):只背本义(一个小图片),根本不背引申义,只是理解引申义而已。
2.老外掌握介词In本义之后,在不同生活场景当中使用介词In,并产生大量的引申义。
3.中国语言学家收集每个单词在老外不同场景中产生的的引申义,并编写成英汉字典/单词书。
4.中国学生拿着单词书/英汉字典,开始死记硬背单词书/英汉字典中的 n个含义(引申义),却根本就不知道该单词的本义存在,与老外背单词的方法恰恰相反,付出太多代价。
1.与老外背单词一样,只背单词本义,不要背引申义,引申义只需理解即可,当你掌握了单词的本义和单词所处的场景、语境、上下文时,会很容易的理解该单词的引申义。本人正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每个单词本义,使大家背单词更容易。
2.你是否发现set,get,for,of等看似简单的单词,越难掌握,很痛苦?
这是因为老外很喜欢用简单单词,每个场景中尽可能用简单单词,把简单单词用到极致。
如果老外越喜欢用一个单词,则该单词的使用场景越多,使用场景越多,则引申义就越多,引申义越多,单词书/英汉字典中的内容就越多,内容越多,中国学生背的内容就越多,中国学生对该单词越难掌握,越痛苦。
*这里的空间不仅仅指的是物理上的空间,也包括时间空间,集合空间,抽象空间等概念。
解释:黑色衣服把男人包裹并形成空间,男人就在这个衣服空间里面,引申为穿着黑色衣服,类似Man in black shoes.(着黑色鞋子的男人),Man in a black tie(带着黑色领带男人)。
解释:pain是抽象词,看不着也摸不着,但是有内容的(内容为痛苦的感觉)。
你可以从Tom外表和所作出的动作得到一种感觉(就是从Tom中散发着一种痛苦的感觉),该痛苦感觉围绕在Tom周围。可以理解为Tom正在处在该痛苦当中。
解释:读书是一个事情,每个事情都有内容感,就有空间感,我花空余时间这个动作是在该空间中的。
解释:从写字的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都在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一直在铅笔的参与,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我写字就在该时空当中的。
解释:把1990看作为时间范围,从1990年1月1日起1990年12月31日。他出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
解释:英语中所有词汇和语法看成一个庞大的容器,信的每个字属于英语容器里面。
2.把ten minutes看作为时间范围,从0开始到10分钟(包括十分钟)。巴士在10分钟内离开。那为什么翻译为10分钟后?因为动词leave是终止性动词,就是说瞬间动词,只能在某一时刻执行,但是in又表示一个时间范围,老外思维中in表示范围,因此动作在该范围中一直执行,但是leave不可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一直执行,因此干脆把时间定在刚过10分钟的那一刻上,也就是说10分钟后。
解释:身体与沙发接触后,沙发凹进去的那一部分,身体占用了该凹进去部分,把该部分看为空间。身体在空间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