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从国际快递龙头的全生命周期看顺丰的进阶之路谨慎增持评级

2019-04-04 14:55

  长期来看,快递单重价格较为稳定,提升快递单件收入需要建立层次化的产品体系,动态调整货品结构;在成本端,人力支出是快递成本的最大构成和最大变量,因此,优化运营效率,稳定人力成本才是维持盈利水平的关键。

  快递公司持续增长需要业态外延,收购兼并是切入新业务的最佳方式快递作为服务产品总会走向稳定的成熟期,快递企业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基于快递的业态外延。重货、零担、整车、国际等业务都具备重资产的特点,且存在运输半径,区域经营者较多,收购兼并是切入外延业务的最佳方式。

  顺丰快递主业现金创造力强,成本端仍有较大优化空间顺丰正处在直营快递向综合物流转型的初期,新业务投入的波动会带来短期阵痛。

  但从全生命周期看,顺丰转型较早,快递主业仍然具备20%的增长,能为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较厚的安全垫。

  顺丰快递净利润率达7%,相对价格和成本都低于FedEx,但人均快递量、单车货运量以及机队利用率等效能指标都尚未超过FedEx。因此,顺丰快递的成本仍有较大优化空间,随着资本开支的调整、平台效率的提升,快递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重货冷链具备高利润潜力,外部合作加快新业务盈利提升规模上看,重货和冷链都是千亿级市场,零担和整车是万亿级市场,且目前仍在增长;从其他公司的例子来看,重货毛利率高达25%,冷链净利润率达6-7%,顺丰新业务未来潜力巨大。但是,重货冷运都是存在运输半径的大散市场,且具有极重资产特性,规模化扩张需要结合外部合作。顺丰上百亿的货币现金储备和40多亿的年净利润将有效支撑重货、冷链的规模扩张,2018年以来的多项外部合作有望加速新业务发展。

  层次化布局夯实平台底盘,物流科技驱动综合物流快速发展顺丰目前已逐渐形成了航空、仓储物流园、快递柜的三层特色网络布局,结合鄂州机场的枢纽引流效应,公司的平台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大物流底盘的基础上,顺丰深耕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代表的物流科技创新,结合大数据云计算水平的深化,顺丰有望实现产业层面的供应链管理。长期来看,物流科技的赋能将带动顺丰大物流战略迎来质的飞跃。

  公司速运主业增长稳健,紧密的研发、人力等投入将带来了短期成本费用的增加,但随着公司运营效率的逐渐升级,未来成本端有望加速优化,从而赢得长足的发展。预计公司18-20年EPS分别为0.98、1.15与1.41元,对应PE分别为38.47x、32.55x和26.70x。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