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挂号难:网络挂号“7天内号满”“号贩子”主动搭讪

2019-04-06 19:47

  老百姓看病、挂号到底有多难?在推行实名制电话、网络预约挂号后,“号贩子”为什么还有可趁之机?中国青年网记者在对北京部分医院亲身体验挂号过程并与“号贩子”接触后,发现一些端倪。

  1月27日下午3点,北医三院门诊大楼内的大屏幕上显示许多科室和专家的门诊号已挂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美辰 摄

  27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后发现,尽管门诊大楼内的大屏幕上显示许多科室和专家的门诊号已挂完,但挂号窗口前,仍排着6、7米的长队。在被告知想要看的专家或科室无号后,一些患者悻悻而归,留下的患者则成为“号贩子”们关注的对象。

  当记者以患者身份在门诊大楼内停留时,一个“号贩子”主动上前搭讪。在递上一张“名片”后,该“号贩子”告诉记者,如果排队挂号需要早上4、5点赶到医院,但花300块钱向他购买“号”,则随时能看上病。当记者表示想在预约窗口挂号时,“号贩子”又补充,预约票太少,很难预约到。

  根据记者观察,北医三院墙上贴有“挂号需知”的提示,称患者可通过114电话或网络预约挂号,并强调“请您优先使用预约方式,减少排队”。但在医院大厅的“现场预约(网络)”窗口,则贴着“7天内号满”的标识。

  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预约挂号的方式共有三种,通过114电话或网络、微信预约或现场排队,且114电话与网络预约共享号源。

  “明天早上可以预约下周四的号,现场预约估计得4、5点就到,网上预约的票较少,比如骨科的专家一天有十几个号,在网上可能只放一个号,网络预约、114电话预约都抢的是这个号。”该工作人员还提醒记者,必须选择网速较快的电脑,在放号前提前输入患者信息,“不停刷新”,才有可能预约成功。工作人员也表示,必须使用患者真实的身份证号进行预约,成功后来医院凭借身份证号方能取号。

  在医院大厅,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患者,其中大部分表示,自己是早上5、6点就来医院排队挂号。其中一名挂骨科的患者表示,由于自己下午来时已经没有号了,所以花了200元向号贩子买“号”。对于预约的方式,只有一名患者表示曾用114电话成功预约挂号,其余均表示没有使用过网络预约或电话预约的方式。

  挂号难“顽疾”为何难以治愈?北医三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治医师告诉记者,主要原因还是就医需求大。

  “以北医三院为例,平均每天在急诊和门诊成功挂号看上病的,就有一万多人,没挂上号的就更多了。出于对大医院和专家的‘依赖心理’,部分病人跑到大医院治疗在基层小医院就可以医治好的普通门诊小病,这不仅增加了大医院的工作量,加重了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也浪费了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该医师也认为,部分外地病患考虑到时间成本、住宿成本高等问题,甚至宁愿直接去找黄牛代排队、代挂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黄牛炒号”现象。

  “为解决‘挂号难’问题,北医三院在挂号渠道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开通网络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等。但是一半以及一半以上的号源,我们还是会通过现场排队投放。”该医师解释,很多老人不会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挂号,现场排队挂号更符合他们的需求。此外,她介绍,为了避免黄牛在医院内钻空子,北医三院还推出了“一个身份证一天内挂号不超过两次”的举措,虽然这给一些需要同时看多个科室的病人带来困扰,但是对“黄牛”也是一种限制。

  要彻底解决挂号难问题,该医师认为监管很重要,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她指出,应加大对基层医院的硬件设施投入,并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振患者信心,在普通小病方面,有效缓解大医院压力。“例如,可以加强大小医院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或派遣优秀医护人员到基层医院挂职锻炼,充实小医院实力等。”而就如何遏制“黄牛炒号”,有业内人士指出,“挂号实名制未能彻底落实”可能是最大的漏洞所在。中国青年网记者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敬请关注。

  老百姓看病、挂号到底有多难?在推行实名制电话、网络预约挂号后,“号贩子”为什么还有可趁之机?中国青年网记者在对北京部分医院亲身体验挂号过程并与“号贩子”接触后,发现一些端倪。

  1月27日下午3点,北医三院门诊大楼内的大屏幕上显示许多科室和专家的门诊号已挂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美辰 摄

  27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后发现,尽管门诊大楼内的大屏幕上显示许多科室和专家的门诊号已挂完,但挂号窗口前,仍排着6、7米的长队。在被告知想要看的专家或科室无号后,一些患者悻悻而归,留下的患者则成为“号贩子”们关注的对象。

  当记者以患者身份在门诊大楼内停留时,一个“号贩子”主动上前搭讪。在递上一张“名片”后,该“号贩子”告诉记者,如果排队挂号需要早上4、5点赶到医院,但花300块钱向他购买“号”,则随时能看上病。当记者表示想在预约窗口挂号时,“号贩子”又补充,预约票太少,很难预约到。

  根据记者观察,北医三院墙上贴有“挂号需知”的提示,称患者可通过114电话或网络预约挂号,并强调“请您优先使用预约方式,减少排队”。但在医院大厅的“现场预约(网络)”窗口,则贴着“7天内号满”的标识。

  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预约挂号的方式共有三种,通过114电话或网络、微信预约或现场排队,且114电话与网络预约共享号源。

  “明天早上可以预约下周四的号,现场预约估计得4、5点就到,网上预约的票较少,比如骨科的专家一天有十几个号,在网上可能只放一个号,网络预约、114电话预约都抢的是这个号。”该工作人员还提醒记者,必须选择网速较快的电脑,在放号前提前输入患者信息,“不停刷新”,才有可能预约成功。工作人员也表示,必须使用患者真实的身份证号进行预约,成功后来医院凭借身份证号方能取号。

  在医院大厅,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患者,其中大部分表示,自己是早上5、6点就来医院排队挂号。其中一名挂骨科的患者表示,由于自己下午来时已经没有号了,所以花了200元向号贩子买“号”。对于预约的方式,只有一名患者表示曾用114电话成功预约挂号,其余均表示没有使用过网络预约或电话预约的方式。

  挂号难“顽疾”为何难以治愈?北医三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治医师告诉记者,主要原因还是就医需求大。

  “以北医三院为例,平均每天在急诊和门诊成功挂号看上病的,就有一万多人,没挂上号的就更多了。出于对大医院和专家的‘依赖心理’,部分病人跑到大医院治疗在基层小医院就可以医治好的普通门诊小病,这不仅增加了大医院的工作量,加重了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也浪费了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该医师也认为,部分外地病患考虑到时间成本、住宿成本高等问题,甚至宁愿直接去找黄牛代排队、代挂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黄牛炒号”现象。

  “为解决‘挂号难’问题,北医三院在挂号渠道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开通网络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等。但是一半以及一半以上的号源,我们还是会通过现场排队投放。”该医师解释,很多老人不会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挂号,现场排队挂号更符合他们的需求。此外,她介绍,为了避免黄牛在医院内钻空子,北医三院还推出了“一个身份证一天内挂号不超过两次”的举措,虽然这给一些需要同时看多个科室的病人带来困扰,但是对“黄牛”也是一种限制。

  要彻底解决挂号难问题,该医师认为监管很重要,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她指出,应加大对基层医院的硬件设施投入,并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振患者信心,在普通小病方面,有效缓解大医院压力。“例如,可以加强大小医院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或派遣优秀医护人员到基层医院挂职锻炼,充实小医院实力等。”而就如何遏制“黄牛炒号”,有业内人士指出,“挂号实名制未能彻底落实”可能是最大的漏洞所在。中国青年网记者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敬请关注。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