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崎崎在后台收到了很多球友的评测报告,大家的评测报告都写的非常客观和详细,那么,今天我们就精选了一篇羽毛球拍的评测文,希望能对大家的选购有所帮助!
近些年来,球拍的黑科技屡见不鲜,从一个器材党的角度,这是幸福的事情!各种创新设计、各种高科技材料、各种新涂装,还有亮瞎眼的价格,总能让号称“阅拍无数,心如止水”的你我有新的理由燃起久违的冲动。既然男人的心再次活泼泼,那就燃起来吧!
川崎雷霆F8,英文名KAWASAKI FORCE-F8!整个球拍主体颜色为靓蓝,搭配幽幽跳跃的紫光,修长挺拔的身躯中似乎蕴藏着一汪上古的雷池;而拍头的一抹骚绿,大胆又执著的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恍然充斥荧屏、爆红网络的小鲜肉。这就川崎雷霆F8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怪,古老与现代的合体,穿越感十足,颜值有爆棚的趋势!
设计层面,川崎雷霆F8球拍最大的创新点正是“自适应平衡点”技术。从资料看,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攻击和防守时改变平衡点,迅速转换”,这也是其最大卖点。
这一描述让人充满了期待,试想想,头重拍的进攻杀伐威能与平衡拍的防守不动如山集于一身,那该是什么样的“绝世神器”?而它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呢?理工男胸中的八卦之火熊熊在燃烧!
“小鲜肉”身长675mm,裸重88g,是比较标准的3U身材;拍柄为G1(对应周长83mm),也是大多数球友习惯的粗细。还有一个细节,在靠近拍锥的中杆下端,有四颗五角星,说明这款球拍是川崎的四星拍。
川崎球拍中最高的是六星拍,星级越高越适合专业选手使用(如六星级的矛18),反之越糖水越易上手;四颗星旁边,清楚的标识着MADE IN CHINA,没错,这是正宗的国货!
说说中杆,有经验的球友都知道,中杆是羽毛球拍的灵魂,其特性很大程度决定了球拍的基本特性。川崎雷霆F8中杆采用了40T高刚性碳素纤维,中杆直径为7mm(加上漆水厚度实测为7.32mm)。
标识的硬度为“适中”,上手试了试,用手轻压轻弯轻扭,大力水手切勿下重手,以免悲剧,确实软硬适中,是比较合理的设定。
川崎雷霆F8拍框为盒式框,顾名思义就是横截面像一个盒子。这种框型可以承受较高的拉线磅数,拥有很强的稳定性,击球的时候拍框不易抖动扭曲,是大多数进攻型球拍的选择。拍框材料采用了30T高刚性碳素纤维;从拍锥的标识还可以看到,推荐的拉线磅。
另一方面,盒式框的结构使得其与破风框相比风阻比较大。当准备充分时,风阻对打感的影响较小;但是,当对抗强度提升需要高速挥拍时,因为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时盒式框的风阻明显增加,将导致挥拍速度变慢,能力较弱的球友会感觉比较吃力。
仔细看看,川崎雷霆F8拍框采用了76孔的小方头设计,从理论上讲,小方头的使用,对于减小风阻的影响有一定效果。
“自适应平衡点”技术在测量平衡点时得到了证实。经过实测,上线上手胶之后,川崎雷霆F8平衡点最低为293mm,最高则为297mm。
用手指捏着拍杆,水平放在耳边,保持水平位置晃动手腕,使拍子沿着中杆轴线快速前后窜动,可以听到细细的沙沙声。川崎在雷霆F8的内部灌装了特殊材质,利用材料的流动性达到了“自适应平衡点”的效果!
为了准确描述的手感,试打四次之后方敢落笔,每次约2小时,期间和手头其他几只拍子进行了比较,希望能给感兴趣的球友一个相对准确的参考。
为了方便和手中其他球拍进行手感对比,为川崎雷霆F8选择了26磅张人两结,拍柄上一层白色粘性薄手胶。
踏上球场,轻握川崎雷霆F8,心中一下子踏实下来,没错,就是这个感觉。绝不是头轻拍,是头重感明显的平衡拍,或者相对平衡的头重拍。
试着无球挥击几下,不是大方头盒式框的嗡嗡闷响,也不是破风框典型的阵阵锐啸,前者似李元霸的锤,后者若西门吹雪的剑,川崎雷霆F8则像中华冷兵器中的锏,门神秦叔宝手中杀手锏的锏!
简单进行有球试打,触球感还算清晰,这样的持拍手感,和川崎雷霆F8的参数设定倒是非常吻合。
川崎雷霆F8的中杆硬度适中偏硬弹,拍框硬度适中偏软弹,小方头盒式框兼顾稳定性和挥速,这样的设计组合,保障球拍具有足够的高远球处理能力。
对于主动高远,基本能够做到如臂使指,指哪打哪,落点也很准确;对于被动高远,刚上手时差强人意,适应之后也还是比较轻松,究其原因,应该是小方头拍框甜区范围也略小所致,简单适应后就能打出很漂亮的球。
另外,完整发力过程中鞭击的一瞬间,确实能够感到有一股额外的力量加注在球头,这股力量并不大,但羽球也因此能够飞得更远一点,这应该是“自适应平衡点”技术的功劳。
川崎雷霆F8的平抽挡算是中规中矩,表现不突出,总的来讲,平抽回球力量较沉,轻挡回球能够借上力,指向性好,干净利落不粘球;但相持过程中的持续快速发力,对手指手腕还是有一定负担。
需要注意的一点,一旦进入平抽挡环节,要有举拍意识,这样可以弥补挥重方面的劣势,同时适当结合主动发力,以力压速,从而达到压制对手的战术意图。
发力充分的重杀,球速快、线路深,随着触球最后一瞬对球头的狠狠一砸,平衡点由后位迅速切换到前位,积蓄的力量开始释放,“二段式”攻击展现它的威力,正如龟蛇合体的玄武,龟壳冲撞的同时,潜伏的蛇张开它的獠牙,狠又疾!
与重杀不同,点杀追求的是速度、落点和变化。在多次练习之后,适应了川崎雷霆F8平衡点的流动性,因势利导,点杀的连贯性和变化性完全不是问题,事实上,带给对手的往往是不经意间的“小惊喜”。
网前小球的处理上,川崎雷霆F8中杆表现还是不错的,小方头的盒式框容错性不如大方头,但其中杆适中偏硬,出球指向性很好,简单适应后就可以打出落点精准的网前球,力量和角度与目标值偏差很小,算得上可圈可点。
在这一项上,川崎雷霆F8表现仍然不错,“自适应平衡点”技术对劈吊和滑板的影响貌似不大,上手后能够比较轻松打出弧线漂亮、角度刁钻的贴网吊球。
川崎雷霆F8这在这一项上的表现,可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和其他参数接近的球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更多的主动发力。
接杀和挑后场的过程,对于川崎雷霆F8来说,就是平衡点由高到低的过程,就是挥重由大到小变化的过程。与球头接触时球拍的挥重相对较大,如果按照平时参数类似但平衡点固定球拍的习惯手感和发力大小去击球,带来的往往是接杀下网和挑后场不到位,虽然就差那么一丢丢,但会影响比赛走向。必须增加主动发力,这一点需要主动适应。这也是“自适应平衡点”技术的一个负面影响。
2、从参数设置和试打主观印象来讲,川崎雷霆F8是偏单打的一款球拍,能力强的球友也可以作为双打后场的一个选择。
3、川崎雷霆F8 的“自适应平衡点”技术,在保证防守能力的前提下增强了攻击力,虽然没有达到期望的程度;“二段式”进攻机制很有意思,感兴趣的球友不妨尝尝鲜。
4、另一方面,个人认为,创新技术的使用必然带来新的问题,没有适应前各种不如意,适应之后各种随心所欲。川崎雷霆F8 的“自适应平衡点”技术也是如此,不适应一段时间无法体会其设计特点,而主动适应后则能够打出各种漂亮的球路。
川崎雷霆F8,关键时刻的会心一击,不求闪电般的速度,是穿越上古长河的雷霆之怒!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乘坐空间大隔音效果好油耗低外观好看动力充沛配置低车灯不好看性价比低内饰一般发动机一般
改款奔驰E级曝光,终于全部取消V6,新增1.5T,命名E260L,接受吗
改款奔驰E级曝光,终于全部取消V6,新增1.5T,命名E260L,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