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词典》背后的故事即将被搬上银幕……

2019-04-09 13:57

  据《好莱坞记者》报道,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已决定将出版于1998年的畅销书《教授与疯子》(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搬上银幕。

  此番他虽不担任导演,只担任制片人,但会携手演技派男演员西恩·潘(Sean Penn)出演片中的两位主人公。

  改编自日本作家三浦紫苑同名小说的电影《编舟记》,将鲜为人知的辞书编纂过程呈现于银幕之上,让我们了解了这项看似漫长、枯燥、繁琐的工作背后的苦乐。

  英国作家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的《教授与疯子》讲述的是一个《编舟记》式的真实故事,只不过相比后者要更富戏剧性,也更令人唏嘘。

  这部作品以《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两位幕后英雄为主人公,一位是声名显赫的英国语言学家詹姆斯·默里(James Murray)教授,一位是在宽沼刑事疯人院的美国医生W.C.迈纳(W.C. Minor)。

  《牛津英语词典》的首版自1857年编委会成立到1928年最后分册出版,共耗时71年。在英年早逝的第一任主编及不负责任的第二任主编之后,默里于1876年自告奋勇接任主编。

  由于人手有限,他在报纸上登出告示,向外界征集词条。此后雪花般的信件从各地飞来,其中坚持时间最长且提供了过万词条的志愿者就是迈纳。

  1896年,默里决定去拜访这位神交多年的老友,却发现他是一位精神病人。原来迈纳因经历美国南北战争落下精神分裂症,并因此错手杀了人,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被关在英国贝克夏郡的疯人院中。在疯人院的图书馆中翻阅书籍,搜罗词条,注明词源、演变,寻找合适的引文,成为他被幻觉折磨之余最清醒的时刻。

  《教授与疯子》出版之后就登上《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头名。梅尔·吉布森旋即将它的影视改编版权收入囊中,没想到居然一等十八年才启动拍摄计划。

  其实这部作品本身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几乎就是现成的剧本。故事以一件发生在泰晤士河畔的杀人案开篇,继而兵分两路,一路是迈纳的不幸遭遇,一路是默里的励志人生。前者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殷实的家庭,又受教名校耶鲁,却被战争摧毁心智,沦为杀人犯,长年被关押于阴郁之地;后者出生于苏格兰的寒门,早年辍学,靠着自学成为受人敬重的教授。

  然而,以文字为慰藉的共同点,将两人联系到一起,两路线索也终于在两人见面时汇成一线,继而他们的命运又走向殊途同归:在编撰完11个字母的条目后,默里于1915年离世;五年之后,迈纳在老家康涅狄格离世;两人都没能等到1928年《牛津英语词典》大功告成的那一天。

  从默里与迈纳两人惺惺相惜的关系及彼此对照的人生中不难看出,《教授与疯子》改编成电影的演员人选不易抉择,或许也正因此这个拍摄计划多年来悬而未决。好在如今终于定下60岁的梅尔·吉布森将扮演默里,而56岁的西恩·潘将扮演迈纳,从未合作过的两人在这部新片中的对手戏着实令人期待。

  曾为梅尔·吉布森2006年的导演作品《启示》(Apocalypto)执笔的伊朗裔美籍编剧法哈德·萨菲尼亚(Farhad Safinia)这次将又编又导,吉布森任联合创始人的艾肯影业(Icon Productions)将负责制作。影片将于今年十月在欧洲开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