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双江贫困户人均产业化基地可达8亩“短平快”产业见奇效

2019-04-13 20:23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 通讯员 张耀辉 李文华)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云南双江县勐勐镇,但见道路两旁满目郁绿,池塘中戏水的群鸭、茂密的坚果丛林,山坡上时隐时现的牛羊都在告诉访问者,双江县发展“短平快”产业,已让当地农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据双江自治县农业局长吴永强介绍,双江县立足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这一大局,重点抓好“短平快”产业的发展,已新增甘蔗种植面积1.44万亩,新增甘蔗全膜覆盖面积2.5万亩,新增茶叶种植1万亩,新增咖啡1万亩,新增烤烟0.3万亩,新增水果种植2.3万亩,使当地到年末贫困人口人均产业化基地可达8亩以上。目前共已扶持种植、养殖户2000户。年内双江自治县将有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7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插花村”可通过发展“短平快”产业,使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而在勐勐镇的新村社区,负责脱贫攻坚挂钩的负责人刀力告诉记者,该村发动群众种植澳洲坚果200亩、种植甜竹400亩、冬早蔬菜300亩、高价值经济林果750株,扶持养鸭户6户共养鸭逾1200只。并通过发展“合作社+农户”,拓展自制民族手工艺品销售,使合作社年可创收10万元以上。

  为让双江自治县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群众能脱贫增收,双江农业部门还引导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能人大户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去参与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年内覆盖6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目前,双江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共建立产业合作组织7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0个,已发展种植大户20户,养殖大户34户,完成劳动力转移3005人次,科技培训6150人次,建立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户166户。实现肥猪出栏逾3000头,大牲畜出栏近300头、山羊出栏逾600只,使脱贫出列的目标得以实现。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