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普遍存在拼写和格式错误、语法错误、错译、硬译和不符合外语表达习惯及国际惯例等突出问题,对我省对外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河南省正处于深度
还记得那些错误的外语标识闹的笑话吗?今后,这种情况在河南将基本杜绝。5月8日,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在洛阳启动。由省委外事办发布的《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将为我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建设提供基本遵循,避免“蹩脚”外语标识的出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济超、洛阳市市长刘宛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党群外事协调局副局长史国辉、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中国翻译院执行院长王刚毅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河南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付静主持活动。
据悉,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普遍存在拼写和格式错误、语法错误、错译、硬译和不符合外语表达习惯及国际惯例等突出问题,对河南对外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河南省正处于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协同推进陆上、空中、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因此,规范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建设十分迫切。
在2018年1月召开的河南省“两会”上,河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加强河南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满足河南实际需求、体现河南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色的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着力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树立河南省良好的国际形象。
针对这一厄待解决问题,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委外事办启动了“翻译河南”工程,旨在通过语言桥梁,一方面将代表性的河南文化符号推向世界,助推中原文化“走出去”。
2018年下半年,河南省委外事办会同相关单位,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
5月8日发布的《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是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参考》的试行有利于推动国家标准的落地执行,是河南省宣传和推广国家标准的有力举措,《参考》将为下一步河南各地市各行业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标准提供参考。
据悉,《参考》共分为通则、道路交通、组织机构、旅游、医疗卫生、商业、体育、餐饮、文化、科技教育10个章节。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既对标国家标准又突出河南特色。二是覆盖面广。三是指导性强。四是推出在线查询功能。
河南省委外事办主任付静表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省委外事办将积极履行统筹全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职能,鼓励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应用推广《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系列标准和《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参考(试行)》,进一步强化使用外语标识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标准意识;支持各部门各行业、条件成熟的省辖市制定本地本行业外语标识的标准、参考;支持全省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人才培养。